刨去画面成长之类的不说,《星盟冲突》最大的特点是啥?第一是微操,第二是跨端。当年《星盟冲突》刚出移动端的时候,一群尝鲜的中国玩家纷纷惊呼,我X这游戏有微操,打起来怎么和星际一样。
现在有句很时髦的话“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不同的人想起这句话,会有不同的意义。如作者这样的老朽80后,脑中浮现的自然是《银河英雄传说》里浩浩荡荡的英雄史诗;如果是年龄稍小的小说粉,心里第一反应也许就是今何在的同名小说,脑补的是两个少年,以及令工业党激动万分的航母“十亿光年”的故事。当然,这句话现在还用来代表我国的强国梦。无论如何,星辰大海画面感极强,无论如何都给人气吞万里如虎的印象。
要说“星辰大海”为啥对公众有这么大的刺激,应该还要从小说说起。早在十九世纪,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就以火星来客为主角与人类展开一场灭世之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幻小说兴起以来,凡是要建立宏大世界叙事的——《星船伞兵》《基地》《安德的游戏》《沙丘》,还有我们的《三体》,几乎都以浩瀚的银河作为背景,宇宙空无一物,自然会有我们的想象力把它填平。
电影更进一步,把纸上的场景端到观众眼前。《星球大战》里星舰伴随着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就让美国佬如痴如醉,还衍生出一个新词“太空歌剧”。这些年来随着特技的发展,以宇宙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也越来越多,《安德的游戏》《星际迷航》或筹拍或重启,它们和超级英雄一起,构成了我们年度视觉大餐。
就拿即将上映的《星际特工》来说,那部电影就是一个标准的“太空歌剧”。电影改编自法国著名科幻漫画,人类主导的地球帝国主导银河,麾下行星若干,发现了xx阴谋,而阴谋的关键在于帝国境内的原始行星,于是一场爱与人性的冒险就此展开了。
国外这些科幻作品大多掺杂着多种族设定。《星际特工》和《星球大战》里诸种族混居,《阿凡达》中人类与原住民大战,都起源自历史中殖民者对原住民或驱逐或收编。原本我国人对这类世界观并不太感冒,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一面是西风东渐,当年《阿凡达》一票难求,现在《星战》里都掺着甄子丹和姜文,在国内四处吸粉。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科幻也起来了,《三体》和《北京折叠》拿了星云奖,不管是真文青还是假小资,天天星云奖长星云奖短,这几天还为了《三体3》错失星云奖在跺脚骂娘。无论如何,科幻电影和小说在国内已经稳稳拉住一票房粉丝了。
比起电影小说,游戏业的科幻作品就少得多。在国内大热的游戏,无论是单机还是网游,仙侠奇幻都能拿出一大串。但是以“星辰大海”做背景的大热门,想来想去,也只有顶着暴雪旗号的《星际争霸》。
不过这玩意也许就和油页岩一样,也许今天只是一堆烂石子,明天就成了当红炸子鸡。一类题材在游戏行业火起来,需要其他媒体许多年的铺垫。三国类游戏能火,我们要感谢明朝的《三国演义》;仙侠类游戏能火,我们要感谢金庸和TVB;《王者荣耀》能火,当然要感谢Dota和《英雄联盟》十几年来不断播种。放在三年前,谁能想到今天《阴阳师》和《崩坏3》的大热,但就是因为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了大量二次元粉丝,再加上产品对路,才能擦出火花一举将他们引爆为游戏粉。
如果要在已知的游戏里找最有可能成为“星际”游戏爆点的,应该就是《Vega Conflict》,官方定名《星盟冲突》。这个游戏的外围系统类似于我们熟悉的《部落争霸》,玩家在宇宙间建造基地,收集资源,组织舰队,然后互相攻伐,弱肉强食,强者为王。
如果你觉得这仅仅是个《部落争霸》like,那就大错特错了,它的制作商KIXEYE来头不小,无论程序美术都是来自EA的大拿,CTO Steve Wetherill堪称游戏界元老,在Westwood就做到了副总经理以及CTO的位置。我们当年在游戏房废寝忘食的《命令与征服1》《红警1》《泰伯利亚之日》等等大作,均出于他老人家手笔。
刨去画面成长之类的不说,《星盟冲突》最大的特点是啥?第一是微操,第二是跨端。当年《星盟冲突》刚出移动端的时候,一群尝鲜的中国玩家纷纷惊呼,我X这游戏有微操,打起来怎么和星际一样。
在那个COC当道的年代,这类即时策略游戏有微操看来不那么科学。但《星盟冲突》可不是一般的手游。它是一个成功页游改编而来的端游/手游双端游戏,也就是说你可以同时在PC端和手游端登陆到你的星际帝国。基于Unity引擎与PC大屏幕,《星盟冲突》的操作当然可以玩些花活。
在PC端上,《星盟冲突》的操作基于星际,又做了进一步简化。玩家用鼠标左键点选船只和目的地,按住右键后用鼠标拖曳,舰队就会随着你的鼠标行动,如果用右键点击目的地,舰队则会边移动边对着目标扫射,至于速度就要看舰队设计方向与目的地的夹角了。在画面上,除了浩大舰队与爆炸特效,游戏也很方便的指出了战舰的移动方向和射击区域,让诸位司令不至于顾此失彼。
这样的战斗方式,上手简单,也符合大众心中的飞船操作,更好的体现玩家策略,比起单纯比数值对怼的传统页游,更上一层楼。手机版也能重现PC版操作,用点划代替鼠标。当然,手指在小屏上划来划去自然比不上鼠标,如果你一定要在手机端上战斗,使用自动战斗,仔细搭配阵容,也一样可以完成任务。
虽然《星盟冲突》在国外成绩不错,在国内却不为人所知。它最早登陆于Facebook,一直到几年后推出移动端才被国内玩家知悉。虽然《星盟冲突》提供了官方中文版,但限于国内网络的原因,很多国人只能依靠很多网络工具进行游戏。这次KIXEYE和电魂网络合作,将在国内正式发行。作为国内游戏行业的新贵,电魂网络以休闲端游发家,正在向移动端发力。他们看中《星盟冲突》,应该就是看中了这款游戏本身品质过硬,又极具特色,能同时吸纳大量PC休闲RTS玩家和手机硬核策略玩家。
但反过来说,游戏的隐患也很明显。首先科幻这个潜力股,在没爆发前就仍就只有“潜力”而已,大家都不知道这根火柴点的是炸药桶还是水桶,也许它最终会成为另一个EVE,沦为少数死忠的玩物。其二,因为它的操作成分,对于手游为主的用户明显劣势,到时候只怕有不少人双脚乱跳,大呼这一点都不费厄泼赖。不过《星盟冲突》的玩家由于可以选择多端互通,基本能解决这个问题,操作上可以多选择PC,平时用手游打打SLG的部分。最后,除了暴雪和Supercell,欧美产品能在中国大获成功的真是寥寥无几,虽然这不符合唯物主义,但真像个罕有人打破的魔咒。
大概13~4年前,笔者见到了世界上第一款页游《银河帝国》(Ogame),在其中扮演一个大号农民,天天操作舰队在海盗的围追堵截下讨口饭吃,有时睡了三四小时就要硬爬起来指挥船队逃命。现在看到这款新时代的《银河帝国》,不仅画面远超当年端游,操作也实现了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即时操作。《银河帝国》是我国整个页游时代的启明星,不知道这款《星盟冲突》会在我国游戏史上留下什么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