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娱乐,更多的是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情感延续。
喜欢篮球的人,会喜欢篮球游戏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采访了那些玩篮球游戏的人,听他们说说自己和篮球以及游戏的故事。
“传球,传给我啊!”小夜对着屏幕大喊。他在手机里操纵着球星韦德,现在篮球在他的队友“魔术师”约翰逊手中,小夜抱怨,他的这个队友,真的就和现实中的约翰逊一样,传球时机和路径都诡异到不行,自己完全接不到他的球。他玩的是手游《最强NBA》。
小夜个子不高,他虽然喜欢打篮球,但一般在学校球队里只能做替补,任控球后卫。平时在球队里他并不起眼,但谁也不知道他对篮球的喜欢有多么疯狂,小夜经常逃课回宿舍去看CCTV5转播的篮球比赛,疯狂收集乔丹、耐克和李宁的经典球鞋。有人在网上转卖一款经典的air jordan 4(耐克乔丹系列的第四双正代篮球鞋),对方出价不高,小夜反而不太乐意,非得多给对方钱,他觉得这鞋就得值这个价。
有一回,舍友兴冲冲地拿回一双新的库里鞋,他拿过来稍微看了几秒钟,说了句“假的”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这让舍友不高兴了一整晚。小夜的朋友笑他,认为他还不如不告诉这个舍友,小夜无奈的耸耸肩说:“一眼就能看出来,顺口就说了,而且他知道是假的以后也能多长个心眼。“
小夜有个移动硬盘,里面装着他目前在网上能搜集到的所有NBA球赛视频,这些视频他刷过好几遍。由于斯托克顿、皮蓬、马龙这些球星名字从他嘴里蹦出了的次数太多,以至于别人都觉得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和小夜同年龄段的人,喜欢的一般都是詹姆斯、库里、韦德这类现役球员,那些年代久远的球星,他们并不太了解。
小夜其实也喜欢现役球员,对于有实力的NBA球星,他都是喜欢的。他觉得每位球员都有各自的优势,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就能打出自己的天地并不被取代。这点他一直坚信,小夜为此不断地苦练篮球技术。
爱打篮球的小夜玩过所有和篮球有关的游戏,不论是球队经营类、还是体育竞技类他都颇有心得,他不太喜欢街头风格的篮球游戏,觉得这类游戏没有代入感。虽然小夜喜欢的球员很多,但在游戏里他只会选韦德,他觉得“闪电侠”韦德的球风最适合他,这与小夜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生活里的小夜是个“风风火火”的人,做事果断,心直口快,上面提到的“舍友事件”便是个例子。
最近他从另一个游戏迷朋友那里得到《最强NBA》内测资格,与以往一样,小夜还是选了韦德,队友选择了约翰逊和詹姆斯,对手是凯尔特人三巨头(加内特、雷阿伦、皮尔斯)。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场“好戏”,他面对传球轨迹奇葩的队友,一向习惯有话直说的小夜开着语音大喊起来,但并没有得到回应,队友“约翰逊”似乎没有打开手机声音。好在另一个队友“詹姆斯”还算靠谱,小夜暗暗决定要自己控球,他喊道:“我先传给你,然后我跑到内线去,你赶紧把球传过来。”
他与“詹姆斯”一来一回地配合,在剩下3秒时,小夜以一个三分球杀死了比赛,他们以21:20险胜,小夜放下手机舒了一口气。
平时小夜在外打球,总是受到身高的限制,但是在游戏里面只看操作和技术,毕竟在游戏里使用NBA球星,谁也不会理会屏幕那边的你是高个儿还是矮个儿。
黄林吊着打石膏的腿,操纵着科比试验游戏里的按键,他还不太会玩这个游戏,队友在对话框发了一个“坑”字后,退出了房间。
以前黄林只在现实中打过篮球,担任小前锋的位置,但上个星期他在打球时不慎摔倒,导致粉碎性骨折。医生说告诉他得休息三个月时间。他只能放弃下个月的班级联赛。作为班级里的主力队员,他的缺席使得班级获胜的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由于家和学校的距离很远,如今他只能在家里自学学校课程,不过他也不太在意,毕竟黄林一直觉得老师讲课速度太慢,经常在课上做其它科的作业,大部分时候,他都会自学课程。现在骨折后的黄林没办法练球,他偶尔会拿起座位旁的篮球模仿球星做个投篮的动作,然后差遣妹妹把球捡回来。
在家躺了两个星期后,黄林实在手痒得厉害,这时候篮球队的师兄给他介绍了几款篮球游戏,《最强NBA》就是其中之一,这成了黄林现在仅有的可以过过篮球瘾的方式。
“在游戏中打球和现实中打球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黄林觉得在游戏中操控球星的时候,他就不是他自己,得对NBA球星非常了解,熟悉每个人的动作和优劣势,这样才能把控好出手的时机。但他认为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在游戏还是现实中,打球都得练手感,就和做题一样,题做多了,试卷的那些套路也就懂了。
习惯自学的黄林深谙这个道理,于是他开始狂补NBA的球赛视频,几个赛季下来,小夜看得很过瘾,对那些球星的背身单打、跳步上篮、干拔远投等动作也了解得差不多。期间他惊觉此前对篮球的了解甚少,原来篮球还能这么多花样。
在养伤期间,黄林的妈妈每天都会会把骨头汤、鲫鱼汤轮番往他房间送,有时妈妈看到他在打游戏,
会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催他赶快喝汤,然后走出房间。
这一把黄林选用了哈登,说到底,这个游戏大部分时间还是得靠配合,除非自己的技术非常厉害,能carry全场,幸好队友都比较靠谱,又或者是因为对手都和他一样是个新人,总之,他们队这次赢的比较顺利,退出房间前,队友还给黄林发了个点赞的表情,看到来自随机匹配到的陌生玩家的赞赏,黄林一激动抖了抖腿,却不小心扯到了伤口。
黄林痛得“哎哟”了一声,拿起桌子上的骨头汤喝了起来,汤还是热的。
马威今年30岁,18年前,刚刚小学毕业的他,还是个未长个的孩子,在他如爸妈的心愿考进当地重点中学的时候,正好是乔丹第二次退役,马威记得他的爸爸在家感伤了很久。
到了初二,马威开始疯长个子,因为身高他被体育委员带进了班级的篮球队,此时对运球一无所知的马威被委以“盖帽”的重任,从此马威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在篮球上找到了寄托。初三时,马威想转到体校学篮球,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无奈下他开始翻墙到附近的体校去看别人比赛,去的次数多了,马威逐渐和体校的学长们熟络起来,偶尔他能上场打一打篮球,并在赛后听到学长们的建议。
一阵婴儿的哭声把马威的思绪拉回现实,现在的他,是个初为人父的奶爸。他的妻子得了产后抑郁,岳父岳母心疼女儿,继而变成对他这个女婿的怨气,马威不得不同时照顾着孩子和妻子两个人。白天,他需要帮妻子伺候小孩起床、洗漱、喝奶、换尿片,然后到点了去上班,下班回来也得一阵折腾,直到晚上9点小孩睡了以后,他才能一个人在书房安安静静地待一会。
在书房的时间是宝贵的,马威有时候继续处理工作上的事、翻翻书或者抽一支烟,在电脑上玩PRG游戏。今天他往椅子上一靠,打开手机里唯一的一款游戏——《最强NBA》。
如今的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碰过篮球,以前打球的兄弟们也都忙着各自的事业,有好几次,马威尝试在微信群里约朋友打球,最终都不了了之,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时间太有限了。后来,他们想到了线上游戏,在电脑的篮球端游里,他们偶尔一起玩上20分钟,追忆过往的篮球时光。
有时,大家连半个小时都抽不出来,“加班太多”、”孩子太闹”、”拿PS4在客厅打游戏被老婆嫌弃”成了兄弟们在微信群里吐槽的原因。后来,马威无意间发现了《最强NBA》手游,他安利给了群里的兄弟们,这游戏不用端坐在电脑前,晚上搭公车回家的路上也可以来一局,沉寂已久的微信群也开始活跃起来。
以前马威喜欢乔丹那样的风云人物,操作帅气,光芒万丈;现在,他更喜欢邓肯,高大的脊梁,低调踏实,稳稳当当,就和大家眼中的自己一样。马威操纵着手机屏幕里的邓肯,高高的身影在内线来回跑动,队友瞅准了时间把球传给了他,他没怎么炫技,就左右闪避,找了个空位轻轻把球送进篮筐,稳稳当当。
你总会变成你想成为的样子,因为你想成为的样子会慢慢变得合乎实际。
晚上7点,朱斯训练完校篮球队的队员后,他会在球场边的小石凳坐着“打铁”,一来是等队员们收拾场地,二来也是为了放松自己。
朱斯有两个身份,一是体育老师兼校篮球队的教练,另一个是《最强NBA》里的“球星”。“打铁”本来是对游戏里菜鸟的嘲讽,因为球总是投不中,砸到篮筐的声音就像打铁声一样,后来成为玩家对《最强NBA》这个游戏的爱称。
当办公室的其他体育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去玩球队养成类游戏时,朱斯会笑着说“太无聊了”。他曾经尝试过在游戏里面培养一支很厉害的球队,想总结些经验运用到校队里,后来发现这类游戏过于模式化,训练、实战、提升实力,交换球员,这些套路玩多就熟了,到后期就变成一种机械作业,让他觉得每天不进游戏里面训练下球员,就有种心理负担,这些原因使得朱斯卸载了这类游戏。
朱斯觉得训练一支校队并没有游戏中那么复杂,毕竟学校也不是真的要养成一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球队,校队训练主要还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生们偶尔代表学校出去比赛,但他们毕竟没那么多时间,课业的负担还是很重的。
朱斯抽了根烟说:“所以啊,还是操控真实球员的游戏比较带感。而且也比较方便看清全场的情况。”其他同事们笑他,有那么多时间打游戏,还不如多钻研下怎么教学生多做几个引体向上。有时候朱斯的学生站在他身旁看他打游戏,朱斯都催他们赶紧去写作业:“打篮球锻炼身体可以,但要打篮球游戏,还是高考完再说吧。”
因为职业的关系,朱斯对于篮球场的战术、球员搭配有一定的研究,他玩游戏的时候比较擅长观察全场动态,而不是像普通玩家一样,只专注于自己选的球星和防守自己的人,经常错过传球的最佳时机。
朱斯登录游戏,这次他选了纳什,他本来打算自己带球突破,但对手紧紧防守着自己,他看了看队友的位置,边运球边靠近队友,猝不及防把球传了出去,队友接球后扣篮,朱斯获得了一个助攻。这场比赛下来,虽然个人得分不多,但是他的盖帽和助攻数据很好。“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高质量‘打铁’。”他说道。
也许某一天,小夜、黄林、马威和朱斯会恰好的在某一局成为队友或者对手,他们可能会在比赛完后对这局游戏进行点评或者吐槽,但是对于篮球的热爱,不会因为输赢而有半分消减。
(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