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仅有一成多父母会陪伴孩子玩游戏

针对孩子的游戏行为,父母在规定、监督、限制上,远远高于对孩子的支持。

编辑酱油妹2019年02月26日 17时26分

随着近年来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中小学生接触网游和手游的比例也日益增长,并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网络游戏及中小学生教育、成长的广泛关注。担心孩子因沉迷游戏而伤害到自己是成人社会的普遍忧虑,也是一部分成年人严禁中小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

2月22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报告》主要采用证实法,在全国抽取了北京、广州、合肥、成都、宝鸡、辽阳6个城市,在每个城市的不同区县选取城区学校3所、农村学校3所,通过目的抽样与随机抽样,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目的旨在了解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客观分析两个群体网络游戏时长、频率、类型等相关因素,从而为中小学生合理娱乐、理智上网提出对策建议。

在传统的大众认知中,社交平台、新闻客户端以及广告才是中小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重要渠道,这次调查却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答案。数据显示,超过八成(83.8%)中小学生都是通过同学或朋友了解到网络游戏信息。网络游戏不光是中小学生现实交往中很受欢迎的话题,通过游戏用语来表现自己的玩家身份和对网络游戏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群体归属感。

中小学生获取网络游戏信息的渠道

对于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获得归属感和友谊是成长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当家长或老师看到、听到孩子在与朋友们交流网络游戏话题时,坦然面对,避免愤怒可能是更好的应对方法,因为游戏往往是孩子们建立友谊的一些基础话题,如果孩子们之间未能成功地建立亲密友谊,他们就会体验到痛苦的孤独感,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降低。

《报告》中还提到,超过九成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他们的业余时间更愉快,近七成认为,网络游戏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能量。无论成年人支持与不支持,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天生亲近感“就在那里”。因此,与其激烈反对,不如因势利导,把网络游戏作为亲子共娱,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一个桥梁,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与孩子在游戏中度过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不过,调查发现,规定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是父母最普遍采取的监管措施,“总是如此”和“经常如此”的比例合计66.6%,已经接近七成;其次是监督孩子玩游戏的时间(55.7%)、限制孩子玩网络游戏费用(52.7%),也均超过了半数。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玩游戏的主要管理措施以限制、监督为主,而且重点是限制时间和花费。家长们和孩子交流网络游戏信息、一起与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比例仅为15.6%和13.8%,平均只有一成多。针对孩子的游戏行为,父母在规定、监督、限制上,远远高于对孩子的支持。

父母对孩子玩网络游戏采取的管教措施

网络游戏是孩子的“兴奋点”,但也是成年人的“痛点”。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不只是因为游戏,成年人忽略孩子的娱乐需求和忽略在娱乐话题上与孩子的互动,会造成家庭对话机会的丢失,久而久之可能会降低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

报告指出,作为父母,学会结合孩子的兴奋点,让孩子喜爱的娱乐形式成为沟通话题很重要。如沟通质量好,孩子在网游等娱乐方面或许也会更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对游戏闪烁其词或闭口不提,甚至提到就会发火,很有可能就会错失和孩子之间沟通的重要的管道。

0

编辑 酱油妹

buerx@chuapp.com

我家酱油用海天,你家呢?

查看更多酱油妹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