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被厂商声称“针对休闲女玩家”的三消游戏,然而除了一些萌系元素的添加之外,并没有什么创新与突破。从《小鸟消除》进入市场后反响平平的的经历来看,简单直白的针对性营销,尤其是性别营销,并不能为原本没有太多亮点的游戏打出一条出路。
作为一个《生化危机》路人粉,我从没想过哪天游戏官方Capcom会在宣传语中如此表示:“像这么恐怖并且还有点难度的游戏,显然是为男性玩家准备的。”
但是同一个官方在推出《小鸟消除》(Kiwi & Me)的时候就这么说了,虽然这只是个完全没法和“生化系列”相比的轻量级休闲游戏。“它是专门针对休闲女玩家推出的”……求求你们了,好像休闲女玩家这词儿在魔兽世界里还没被黑够似的!退一步说,就算女玩家们不介意吧……好像有多少男玩家看到这宣传还会有兴趣似的!为什么要放弃治疗自绝于广大男性人民!
然后在我上手玩了一会之后这个感受变成了:厂商你们还是改个宣传语吧,就叫“专门针对《宝石迷阵》爱好者推出”怎么样?显然这更符合目标客户群一点……话说到这地步大家也该看出来了,这就是个换汤不换药,沿袭了《宝石迷阵》基本设定的三消游戏。
为了迎合宣传中所说的“休闲女玩家”,《小鸟消除》的画面做得十分清新可爱迎合妹子口味,并在传统的三消基础上添加了养成元素:Kiwi,一只啁啾鸣叫的萌宠小鸟,可以教它叫你的名字。在游戏设定中,一开始Kiwi是被捡到的一颗蛋,会在游戏过程中逐渐长大,玩家要做的是在消除方块的过程中达到“帮小Kiwi找妈妈”的成就。开局轻松愉快没有什么难度,到后来的关卡中,如何做到尽量一次性消除更多的方块以获得道具和高分就变得重要起来。当然,如果“休闲女玩家”们实在觉得太难,游戏不会忘记为你提供贴心的内购……
必须承认,对于有《宝石迷阵》《糖果粉碎》这种前辈珠玉在前的滑动方块三消界,再深挖出可能会流行的创意玩法已经颇有难度了。于是对于那些缺乏创意只想趁着热题材吸一把金的游戏厂商来说,走萌属性画风音效路线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保留武器。当然,我们并不能否认出色的画风和音效确实是一个游戏能否赢得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
游戏总体平平,除了那只带着简单养成设定的Kiwi之外没什么亮点——并且这个亮点说实话也新鲜不了多久,开始时候占了半个屏幕时不时还叫一声的Kiwi确实有其萌点,但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甚至有点烦躁,而且它的存在还使得游戏实际可操作面积减少了一半——更费眼了。不过也不能说这游戏有什么硬伤。要是赶上了机会,小火一把也有可能。
然而看上去游戏厂商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好。推出了一个多月之后依然反响平平。说实话落得这个下场我并不觉得十分奇怪:Capcom你当玩休闲游戏的都是“休闲女玩家”么?!
早在《小鸟消除》刚上架的时候,就有相当数量的玩家在游戏新闻下发表了对这种简单粗暴的性别营销的不满——尽管我们不能明确地得知这些发言者的性别。有人表示“看到‘休闲女玩家’什么的就绕道了。”还有人直接下结论:“像这种涉及性别的营销宣传,除非能缜密到毫无歧义和槽点,否则注定要失败。”甚至一些评论直接对Capcom开了嘲讽,“我倒是想知道知道,找1000个妹子每人发10个画风题材都不一样的游戏来玩,能有几个最后会喜欢‘大眼睛可爱宠物’(指Kiwi)这玩意儿啊!”
这些言论来自于也许对性别相关更为敏感的国外论坛,而在国内《小鸟消除》的影响甚至没能溅起一丝水花。诚然,我们并不认为这款游戏原本想要面对的那些“休闲女玩家”会有兴致在网络论坛中特意为此发声,但这些立场几乎一致的评论所传达出的信息同样是有其意义的。
从《小鸟消除》的经历来看,简单直白的针对性营销,尤其是性别营销,并不能为一款本质没有太多亮点的游戏打出一条出路。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男性和女性玩家的爱好或许不尽相同,但至少在休闲游戏这一范畴,性别被证明了并不是什么重要影响因素。在大多数玩家仅仅是想寻找一款打发碎片时间用来消遣的游戏时,粗暴地按性别把他们划分归类为“男性玩家”或者“女性玩家”显然有点没必要甚至弄巧成拙——他们只是单纯的“游戏玩家”而已。就像我们很难对大众化的《水果忍者》或者《植物大战僵尸》玩家群体分布产生一个直观印象,或者用调查数据证明捧着手机或者平板孜孜不倦切水果或者打僵尸的TA们到底是男玩家,女玩家亦或猫咪玩家(不要忘了那只切水果水平超过大部分愚蠢的人类的宠物猫视频还在网上疯传……)。
还想赘言几句的是,在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大多数游戏中,令人遗憾的性别倾向元素还是十分严重。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少RPG游戏里,同样的职业,男性角色们穿着严严实实的盔甲,女性们却清凉得多,大腿和酥胸半露的甲胄毫无防护作用……利用卖肉来吸引男性玩家并不见得有多么可取,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性感图片乃至更多18X内容都已经唾手可得的网络大环境下。同理,用“寻找妈妈”“大眼睛萌宠”之类“萌”元素而非游戏设计和内容的创新来针对性吸引女性玩家,得到的结果恐怕同样会令制作者大失所望。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触乐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