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这种事情挺模棱两可的,有时候叫借鉴,有时候叫山寨,有时候叫换皮,谁也没个定论。但针对最值得谴责的那一类抄袭,我们还是总结了三个粗浅的标准。
上个月月底,网易自研的《方块西游》开放测试。
用官方的话来说,《方块西游》是个采用了“西游RPG+俄罗斯方块”玩法的游戏,但在我们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俄罗斯方块玩法+中国式卡牌框架”的游戏,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几乎完全复制了EA前年上架的《俄罗斯方块怪物》的核心设定,并加以本地化包装的产物。
我们试着用一张图说明《方块西游》对《俄罗斯方块怪物》的复制。
该怎么评判这个情况呢?我脑海里浮现出了“下作”这个词。是的,贵圈这种事情挺模棱两可的,有时候叫借鉴,有时候叫山寨,有时候叫换皮,谁也没个定论,区别在于度的问题。把主要战斗界面做得雷同度这么高,又是大厂所为,在我看来就比较下作了。因为,玩法可以说借鉴。世界上这么多优秀的游戏,也无非是在创新和借鉴中一路过来的。但是,UI、界面、素材的高度一致性,只会暴露出制作团队的无能与懒惰,这样的游戏,开玩没1分钟,那张“只想以最低成本快速复制一个产品来圈钱”的嘴脸就跃然于屏幕上了。
去年腾讯有个游戏叫《全民农场》,我们当时转了一系列对比图(点我看),传播还算广。因为界面UI相似度实在太高,这种糙糙的山寨就属于比较下作的情况。
作为对比,前段时间的《模拟城市:建造》也算抄了《卡通农场》。就整个“模拟城市”系列的眼光来看,EA的这个移动版已经算是比较不思进取了。系列精髓没传承多少,主要玩法倒是全盘复制《卡通农场》。但一般我们说起这个游戏的缺点时,会说它后期内容不足,会说EA的服务器烂,会说付费比较坑,却很少将“抄袭《卡通农场》”作为一个主要的污点。
为什么抄袭在这款游戏里不算一个很大的污点呢?这是因为它们两个“不太像”。就像下面这两张对比图,一看就是两个游戏,很难让人产生“抄袭”的直观感受嘛。
这里估计要有人要说我看待问题肤浅,换一种表现形式就被蒙蔽了过去。的确,因为“抄得下作”也就相当于“抄得肤浅”,如果不肤浅,就不能用下作来形容了。
我们用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来类比一下,对抄袭的界定有点像“秃子悖论”,很难地给出一个精确标准。留几根头发不算秃?秃与不秃的临界点在哪里——抄到什么程度叫山寨了?抄到什么程度又叫借鉴了?大家立场不同,给出的看法自然也不可能一致。
但抛开模糊的临界点,只讨论最坏的情况,问题就变得简单许多:倘若一个人只有寥寥数根头发,大家基本上就能达成一个共识:此人秃头无疑。因为一眼看去,他就是个秃头啊,没有任何可辩驳的余地,看不出来是眼瞎么?
关键就在于“一眼就能看出”,我们有时会用“像素级抄袭”来形容某个产品,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代表着观感。人类对视觉是最敏感的,大脑对视像还有精妙的模糊处理,《方块西游》和《俄罗斯方块怪物》摆在一起,《卧龙传说》和《炉石传说》放在一起,虽然仔细看细节都有细微出入,但整体就是给人一种像得不行的感觉——哪怕给一个从没玩过游戏的朋友看,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里也能给出一个比较粗浅的定义:如果在玩法机制相似的前提下,两个游戏的截图凑一块一看就十分雷同,那就是铁板钉钉的抄袭了,相当于山寨或者换皮,属于比较下作的那一类。
像《模拟城市:建造》之于《卡通农场》,显然是一眼不能看出的。如果试图向一个不知内情的朋友证明前者抄袭了后者,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农田如何变成了工厂,报纸如何变成了全球贸易中心,任务订单如何变成了建筑升级需求——而且就算解释完了也多半会得到“那又怎样?“的回复。制作组鸡贼地将《卡通农场》的一系列设定改造成了“模拟城市需要的样子”,正是这种鸡贼,加上完全不同的视觉观感,让你你很难说它抄得下作——真正下作,是压根不会进行这些改造工作的。
于是我们又得到了一个粗浅的定义:如果一个游戏需要解释一番才能证明其抄袭,那就不算下作的抄袭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点杀泰坦》,设定基本全盘照搬《点击英雄》,但一样很难说它下作。《点杀泰坦》的战斗的表现形式,UI和界面,明显能看出是经过再设计和考虑的。如果要专门说说这个游戏,不管是用文字解释还是图片对比,都不太容易将抄袭本身当成重点硬伤来批判。
那么什么样的抄袭属于下作的抄袭呢?《点杀泰坦》火了后,App Store又上架了一个《点点英雄》,这个游戏也够狠,本身就是下作的代名词。不需做任何解释,一图胜千言。
视觉元素的复制,是最容易引起反感的抄袭。去年闹得比较大的有韩国的《灵魂之心》(Soul Heart),画风、配色、细节都与《胧村正》相似度颇高,结果迎来了不少声讨,搞得开发商Neowiz亲自出面道歉,因为“一看就太像了”。那么,如果有这么一个游戏,没有抄袭《胧村正》的和风视觉元素,而是采用了一个中世纪/现代/科幻/随便什么架空的ACT,引入了《胧村正》里三段浮空dash、拔刀斩等出色的动作设定,还原了爽快的战斗手感,我想大部分玩家还是拍手欢迎的——肯定会有人冒出来说,这不就是《胧村正》的XXX?但这种指责已经不能很中要害了。
去年有个相反的例子,就是众所周知的《2048》。我们知道它抄了《Threes!》,但如果它像另一些山寨品那样直白地复制后者的视觉元素,那么它承受的舆论谴责要比如今大得多,甚至不可能达到后来的流行高度。
前不久腾讯上了一个《全民闯天下》,被人吐槽抄袭《刀塔传奇》,我们做了一系列对比图,也是一看就十分明了。但这里有个问题——刀塔换皮千千万,为什么腾讯出品就容易招骂?
这时第三个粗浅的定义就出来了:大厂抄袭,尤为下作。
有句俗话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然,对国内的企业说责任,很容易得到“大家都不容易”的解释——市场如战场要奋勇争先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等等等等。但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本钱越多,总会有越多的试错成本。一个独立的小团队,产品活了团队就能活,产品死了团队就得散,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也着实不能指望太多,抄了拎出来批评一通,自己心里也未必落忍。仿佛从街上拉来一个流浪汉,开始批判其衣冠不整,总也有点莫名其妙。
但大公司就不一样了,除了抄得多,“大公司越级打怪”也是一个原因,大家对大公司抄袭的恨,其中夹杂着“强者携优势资源扑面而来”的愤怒,犹如看到三季稻杀小号,浑身洋溢着道德缺陷感。像《全民农场》《部落守卫战》《天天来塔防》,一眼望去满满的槽点,都让人不好意思说哪里微创新了。但反过来说,像是《全民突击》《天天风之旅》,经过相当程度的融合与再设计,借鉴的部分已经不那么扎眼了,这些产品的风评也的确不错。
这个道理放在其它大公司也一样成立,你看网易,明面上的产品比如《影之刃》《乱斗西游》《天下HD》《梦幻西游手游版》,个个体体面面,堂堂正正,质量在国内也属上乘,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光怪陆离的玩意。风传网易有数十个手游项目,这些产品有多少能摆到台面上,是个问题。
当然,所谓的“试错”成本,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厂固然有成本试错,但具体到每个项目组却没有这么乐观。公司要业绩,项目之间要竞争,大家都为生活所迫。从道义上虽然值得谴责,但从现实角度出发,也不能就板起面孔说就不理解。因为一个文化产业,交给一帮没有爱的人来做,一切向钱看是必然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不会因为个别从业者的价值观、羞耻感以及行业自律而改变的。
去年《全民农场》的稿子发出去后,有腾讯的朋友曾说过这么一句实在话,大意是:腾讯产品太多,这产品他们都不知道,如果事先知道的话,内部也是颇为看不上的。这话很中肯,反应了当下“巨型公司+小项目组”的一系列现状。当下大公司流行拆分,各工作室独立核算,这让大公司们在移动浪潮里更加灵活了,照我看,也许这也意味着大家可以更灵活地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