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科学的进步,而非网戒所们的胜利。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草拟的ICD-11,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1版中将“游戏障碍”纳入“精神、行为与神经障碍”的大条目下,这意味着,如果2018年该草案正式通过,那么“游戏成瘾”将不再只是我国某些人开“治疗机构”的幌子,而成为确确实实的精神疾病。
在国内,许多人往往将“游戏成瘾”和“网瘾”混为一谈。其实这两个概念在国际上也一直含混不清,并且还有一段简短的历史。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障碍的说法最初是由美国精神科医生葛尔伯格于1995年提出,他比照DSM-4,即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上的病态赌博定义来进行比照,确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医生与另一位教授金柏莉·杨准备将网络成瘾症列入DSM-5,即新版的《手册》,但没有成功,而是以“网络游戏障碍”的名目被列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情况”中。尽管如此,媒体还是对他理论进行了广泛地报道,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争议。
DSM和ICD这两种标准之间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分,二者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同步性。只不过DSM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下文简称APA)出版,而ICD则由WHO制订。DSM-5在2013年刚刚公布,但ICD-10的公布时间却是遥远的1993年,因此需要更新来增强其适用性。在这次更新的版本中,原本处于DSM-5“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情况”中的“互联网游戏障碍”终于被放进了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障碍”条目,并将名字改为了“游戏障碍”。
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游戏成瘾诊断标准”,共9条,其实就是APA所推出的,并且列入了DSM-5中关于“互联网游戏障碍”的症状列表。但APA同时也强调,这9项症状描述只能作为参考,而并不能作为科学的临床诊断依据来使用。
而在国内,这个标准有另外一个版本的表述。在2013年,国内的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美国APA首次全盘采纳中国医学教授陶然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新闻,一时引起轰动。陶然是谁?新闻中描述他的头衔为“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科教授、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这9条标准是陶然“通过8年对5500多个临床病例的治疗和研究”、“踏遍全国各地”、“与当地医生共同研讨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这些信息当然很快就遭到了质疑和驳斥,但并没有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也就没有起到大的作用。约1年前有知乎用户批露陶然正是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负责人,不久之后网上这座成长基地有关“网瘾”的信息就被清空,官网也不见踪影,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变为解决“心理问题”的机构继续开办。
不管怎样,最终的症状判定依据肯定会与这9条标准有较大不同。
在今年新提出的ICD-11中,对“游戏障碍”作出了如下症状描述:
2、提升游戏行为的优先程度,干扰日常生活和其他正常兴趣爱好;
3、尽管出现负面情况,依旧继续加大进行游戏行为的力度,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重大损害。
另:游戏行为和其他相关特征需要持续12个月才能作为证据以确定诊断结果。但是如果满足所有诊断标准并且症状严重,则可以缩短持续时间。
于是,游戏成瘾终于获得了一份权威性的界定,却许多人陷入了隐忧:去年掀起的对杨教授的声讨中,许多人都喊出了“网瘾不是病”的口号。如今WHO都将要对网瘾进行认定了,这会不会成为那些怀疑子女患有网瘾的家长们的定心丸,促使他们继续采取不当手段来纠正呢?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可以相信的是,到时候真正的诊断标准肯定是极其严谨的,APA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到普通人群中可能只有0.3~1.0%的个体具有诊断为游戏障碍的潜在可能,并且就算你满足症状特征,也并不意味着你的其他心理状态均不正常。因此,游戏成瘾被定义为精神疾病并非意味着游戏被否定,而是意味着真正的患者会得到更有针对性、更妥善的安置与治疗,任何不正当的所谓“治疗”手段必须依旧被坚决反对。这是科学的进步,而非网戒所们的胜利,更非无端施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