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记录游戏的历史与故事

有些人想要把“游戏考古学”做成更有意义的事。

编辑陈静2019年01月09日 18时09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历史(图/小罗)

我一直对“游戏考古学”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提到游戏考古学,可能会包含好几重含义:它可能是游戏中的一部分(比如《刺客信条:起源》的观光模式和《魔兽世界》的考古技能),可能是那些深入挖掘游戏设定和内涵的人们(想想那些“魂学家”和“岛学家”),还可能是在现实中挖掘游戏发展历程和幕后故事的行动(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2014年人们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挖掘雅达利《E.T.》的故事)。

《E.T.》如今已经广为人知

这些“考古”的结果有时会引起轰动,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偏资深和硬核向的玩家群体里流传——能称为考古的,必然是有点儿年头的东西,不少轻度玩家和休闲玩家未必愿意去了解那些他们出生之前流行的游戏——不过,沉迷“考古”的人也很少在乎他们的结论能引发多大的热度,“挖到别人挖不到的东西”的成就感总能让他们在古老游戏和资料的海洋中不知疲倦地畅游。

事实上,还有人认为“游戏考古”的意义比人们想象的更加重要,比如“游戏历史基金会”(The Video Game History Foundation,VGHF)的5个创始人。

这个“基金会”最近借着挖出27年前的NES版《模拟城市》原型卡带而火了一把,而这只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

VGHF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如果你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也可以给他们捐助

虽然名为“基金会”,但VGHF只是一个致力于对电子游戏进行编目、数字化和保存的非盈利性组织。正如基金会主页介绍的那样,他们会去挖掘游戏的制作背景和技术手段,研究游戏的宣传和销售方式,以及不同时期玩家对于游戏的评价。基金会成员们依靠各种材料——包括艺术作品、访谈、评论、包装、广告、内部文件等等——来还原一个游戏的完整形象。他们认为,游戏的历史正在不断消失,如果没有人来收集、记录和保存资料,许多老游戏就有彻底消失的危险。

VGHF的5名成员都有十分深入的游戏开发、发行、宣传、媒体以及相关的艺术、学术背景,而且都是游戏收藏家。这也让他们有能力接触许多普通玩家难以接触到的游戏和资料,并且将它们整理出来,公之于众。

VGHF正在做的工作里,最吸引人的应该是数字图书馆:它将会尽可能完善地存储游戏、游戏历史和游戏文化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图片、包装、说明、预告片、营销资源、相关期刊、通讯、各类印刷品、制作人员访谈、内部文档,甚至还有源代码……他们还想让这个图书馆成为一个可搜索、有组织、稳定、经过验证、高质量的档案馆,研究人员和学者可以将它作为公共教育资源来使用——这很明显需要巨大的工作量,甚至让人怀疑他们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就算能完成,要如何开放也是个问题。

不过仔细想想,等到这个图书馆真的建成,哪怕是部分建成,我们只要在它的一个或者几个界面上就可以了解到与某个游戏相关的全部一手资料,那该是多么爽快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假如VGHF真的能够做到全部来源可信,那么它毫无疑问会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史料”。对于玩家、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就像是面前突然多出一片海,能捞出多少鱼就全凭自己了。

创始人Frank Cifaldi和他的一部分收藏品

VGHF还想建一个实体图书馆,用于保存纸质材料,不过目前他们这一方面的大部分资料都来自于创始人Frank Cifaldi的个人收藏,以1981年到2000年间美国出版的杂志为主。他们还在想方设法扩大藏品的数量,增加其他国家的出版物和2000年以后的内容,不过这份工作的推进速度显然要更慢一点儿。此外,他们还在与博物馆、研究人员合作,力求把“游戏历史保护”塑造成一份重要、积极、能够保护游戏从业者及其工作成果的事业。

当然,在这些未来的“大饼”还没有完成之前,VGHF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他们博客上定期发表的文章。比如前段时间的《复原失落的NES版〈模拟城市〉》(Recovering Nintendo’s Lost SimCity for the NES)就相当不错,资料翔实,图片丰富,不哗众取宠,读起来也很有趣味。

SNES版《模拟城市》(左)与未完成的NES版《模拟城市》(右)

还有《游戏的别名》(A Video Game By Any Other Name)一篇,讲述了“电子游戏”这个名称尚未普及之前,传统媒体编辑们为它取过的各种别名的故事。《死亡飞车》(Death Race)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内容而受到道德批判的游戏。同时我们也可以读到,美国的社会舆论对于游戏中暴力、血腥、对未成年人产生何种影响的讨论也旷日持久,报纸、杂志对游戏的批评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理性的声音——VGHF把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儿以资料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Game based on death”比起“电子海洛因”也不遑多让

VGHF的资料库中还包括不少视频。老玩家们回忆起SEGA与街机的黄金年代还会觉得意犹未尽,现在他们可以通过回顾SEGA和Gremlin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一系列病毒式营销视频来怀念。除此之外,你还能看到最早的游戏厂商是如何向完全不了解游戏的人打广告的——在电子游戏的起步阶段,销售人员尝试过许多种不同的推广手段,而我们目前熟悉的那些宣传都是一些经过了时间验证的成果。这也会促使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游戏(以及游戏宣传)又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玩家面前?

早期街机游戏《Computer Quiz》在杂志上刊登的广告(左),很明显是参考了右侧的大众汽车广告

目前,VGHF发布出来的内容还是以美国的游戏历史为主,更新速度也不太快(考虑到他们的工作内容,还真的没法保证快快更新),不过它还是为所有的游戏玩家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窗口和一种思路:所谓窗口,是指玩家和研究者都能通过他们的文章和资料瞥见美国游戏发展历程中的种种故事,其间必定不乏共鸣与差异;所谓思路,其实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游戏故事,类似的记录者或许还有很多,要把它们全部收集整理或许很困难,但不论如何,那些故事都不应该被忘记和埋没。

我尤其希望中国的游戏历史也能被好好地记录下来,虽然其中不乏正能量,但它或许也会是一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