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改变一下心态了。
在游戏媒体里待了一年多以后,我玩游戏的方式慢慢变了。我开始在游戏中疯狂按下截图键,以确保有足够的图片素材可用;我会在一周目时就尝试各种奇怪的游戏方式,来看看开发商藏了哪些花样;我会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把所见内容总结和提炼,想着该怎么把它们写出来,然后对喜欢的部分发出感叹,也疯狂吐槽缺点和问题。
当我一个人尝试某款游戏的时候,赞叹和吐槽都局限于脑内的声音,毕竟我不是什么自言自语的疯子。而当我和朋友一起打游戏时,出于人类交谈的本能,这些思考就会变成语言交流的一部分——这可气坏了我的朋友们。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的几位朋友重新开始玩《7 Days to Die》,这是一款2013年发行的主打第一人称射击的末日生存游戏。简单总结玩法的话,就是搭房子、打丧尸、搜装备——典型的“网络过家家”。我的朋友们喜欢一起玩这类游戏,在《我的世界》和《森林》中,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加我一个!”在朋友们热烈讨论了几次以后,我便跃跃欲试,不过因为时间冲突,一连几次组局都没能参与成功,一直到前段时间,我的朋友直接把这款游戏当礼物送给我,才终于加入。
在《7 Days to Die》里前3个小时的体验对我来说简直是灾难。我上线时,正好赶上我们必须尽快建造基地来抵御新的尸潮,因为等级和装备都很差,我被胡乱塞了一些武器和衣服,分配到了最枯燥的工作——从队友那里收集木材和石头,然后用一把石斧,把木头方块敲成石头方块。
这件事重复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以后,我开始觉得自己像个刚被关进监狱的劳改犯,于是便借着一切机会“外出放风”。这时我感到游戏的优化似乎并不完善,为了避免卡顿,我把游戏的画质调到最低。你们想想,这是一款2013年发行的游戏,最低画质下的《7 Days to Die》看上去像是2003年的,草丛由4张立起来的贴图组成,水池的外观是一块黑色的实体,景色本身像是贴上了马赛克的黏土——游玩过程倒是顺畅了,但画面真的惨不忍睹。
比画质可怕的是声音。当你面前的房屋里出现一只丧尸时,它的吼叫声不是在房屋内传出的、像是被墙壁削弱过,而是直接在你耳边出现,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我便会神经质地原地转圈,寻找身边并不存在的怪物。
“这游戏判定有问题啊!”
“这里怎么回事啊!”
“这子弹怎么切换啊!”
我开始变得急躁,一边吐槽,一边对着游戏内的复杂的系统不知所措。我的朋友们并没时间给我仔细指导,尸潮将至,弹药和食物储存不够,还多了一张嘴要喂饱,来回奔忙的时候,还得不断给没法进游戏的朋友支招……
这是我第一次在Steam上见到更新之后会版本回滚、同一版本硬是无法联机的游戏,在尝试解决问题、安装各种汉化版本的过程中,我们被折腾得焦头烂额。
“所以,这游戏到底哪里吸引你们啊?”连续吐槽很久以后,我这句话听起来不再像是寻求答案,而是嘲讽。游戏结束后,我和朋友们吵了起来。“问题就是问题啊!就算我不说它也存在!”直抒胸臆之后,我收获了各种版本的“爱玩玩,不玩滚”。后面想想,我是有不对的地方,一款自己主动加入的多人游戏,尝试了之后却满嘴抱怨,这让朋友们简直一点面子也没有……
这场冲突没能持续太久,某位朋友提醒我:“你觉得没意思的话,还玩什么?”听到这个致命的问题,我很快意识到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然后老老实实地和朋友们道歉。
是啊,玩游戏对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很久以前,它只是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我用它消磨时间,用它看到一些平日里看不到的精彩。当我尝试到那些开放世界游戏和RPG以后,游戏变成了体验“另一种人生”的方式,就像是通过插电开启的世外桃源,我可以感受另一个人的经历、做出决定,记住他的故事并为之触动。到了《7 Days to Die》这类末日生存游戏里,它带给我的更多是朋友之间的交互,那些共同面对困难、相互扶持(和坑害)的有趣回忆,所有这一切收获都是不可以量化的。
然而,在刚接触《7 Days to Die》时,我玩游戏的目的太过功利,开始忘记自己到底在这款游戏中寻求什么,只想尽快尝试完所有的玩法,尽快抓住乐趣,好写一篇足够精彩、细节丰富的推荐,或者赶紧停下,以免浪费时间。于是,我的朋友们收获了一位心急的评测者,而不是一起来享受乐趣的玩家。
也许是时候改变一下玩游戏时的心态了。因为急切,我不光惹恼了朋友们,还差点错过了一款游戏真正的乐趣。《7 Days to Die》的问题的确不少,但推出这么久,还吸引不少玩家坚持下去也不是没理由的。游戏在血月机制(特定时间刷新尸潮)、可破坏内容、道具机关搭配上都有很多亮点,只是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体验到,也需要一群愿意和你一起克服困难的朋友一起探索。万幸,我最终还是想明白要照顾他人情绪;万幸,我有一群朋友可以忍受我犯错,还愿意继续叫我一起游戏。
感谢你们的担待,明年还请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