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枯萎趋势

什么时候游戏讨论区才能回归“茶馆”形态?

编辑彭楚微2024年05月06日 20时13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五一假期,我玩了一款重叙事的游戏《Gerda:A Flame in Winter》。游戏本身偏冷门,故事背景是1940年到1945年之间的丹麦,女主角要想方设法在5天内救出遭逮捕的丈夫。从游戏中,玩家可以窥见19世纪末以来,德国和丹麦关于地域主权、文化、土地归属之间的种种争论。

游戏之余,我前往各个论坛,搜索其他玩家的攻略或者评论。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中文网络的几个泛游戏论坛上,游戏相关的内容正在枯萎。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挺火的问题:“为什么知乎游戏区水平如此之低?”大致意思是,越来越多玩家——我不确定是不是该这么称呼——在讨论“游戏”时,并不把焦点放在游戏本身,甚至可以说,完全和游戏本身没关系,而是在讨论别的东西,比如两性话题、作为厂商簇拥的身份政治话题、游戏开发者的私生活,等等。

我当然知道视频网站上还有很多视频攻略、评测,也知道有专门的图文攻略网站存在,但作为一个普通玩家,我更想看到的是在这些“技术性话题”之外的内容——我想要看到各种人写的、复杂且充满私人风格的游戏评论,想要看到其他人围绕游戏衍生出的生活,这些内容会和游戏本身相映成辉,让我更完整地品鉴游戏。

我几乎找不到关于《Gerda:A Flame in Winter》本身的讨论

但现在,这些内容很难看到了,从豆瓣到知乎都是如此。更明显的是,剩下还愿意讨论游戏的人,也大多专注在更“实用”的游戏设计分析和行业分析上,在开头说的那个知乎问题下,从活跃着的游戏区答主们的回答中,我能深深地感觉到这点。然而,我不想看哪怕最资深的业内人士写的行业分析和游戏设计理论,也不想总看图文攻略。我觉得,只有从大量玩家中筛选出的、那些愿意写点什么的玩家写的东西,才是迷人且有价值的。

写流水线评测的写手、写学术分析的学者、写游戏设计分析的开发者、写行业分析的从业者,我不觉得是他们是游戏话题中的全部。

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泡知乎或者别的论坛,主要目的只是表达自我和寻找同好,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前者消失,后者也就没了意义……我很享受过去5年的论坛生活,让我认识了很多能一块聊游戏、玩游戏的朋友,但网络上,“玩家”的时代似乎正在落幕。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无处可去、借游戏之名来发泄情绪的年轻人。我不知道如何评判这种情况。这让我想到在《Gerda:A Flame in Winter》中看到的故事,二战时期,德国占领下的丹麦,女主角的丈夫被盖世太保抓走了,她处于一种无法言说的氛围之中,为了救出丈夫——丈夫也是某种象征——她只能在“成为坏人”和“成为更坏的人”中选择。

在我抱怨着一切时,我觉得我是“坏人”,但“更坏”的人呢?

安心玩游戏吧!
0

编辑 彭楚微

3078417601@qq.com

头脑复杂的傻瓜。

查看更多彭楚微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