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约会符号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体验反而更加稀缺。

编辑王琳茜2024年11月27日 18时05分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昨天,熊冬东老师在怪话中分享了他和朋友关于约会软件的讨论,由此产生的一些观察也很有趣。让我联想起自己之前也和朋友大概讨论过:对于我们这种出门场景有限、工作场合更多在家里的编辑来说,其实很少能有认识陌生人(采访对象显然不算)甚至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机会,因此约会软件可能确实是一个渠道。

我身边也有相当一部分朋友真的由此展开了不错的恋情,并且至今感情稳定。出于这些原因,有一段时间,我也下载过一些约会软件,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左划右划,并且要求自己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匹配到的对象,虽然结果可以说是十分糟糕。

写这篇怪话时,我下回了尘封多年的Tinder,然后又卸载了

“糟糕”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过,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先举例两款略冷门的Steam游戏,《异地恋》和《Tender: Creature Comforts》,这两款游戏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文字聊天来推动剧情。前者是一款国产AVG游戏,有两位可攻略女主,讲述了男主角从高中到大学的恋爱故事,从玩法上来说有一些类似《Emily is Away》;后者在形式上和Tinder非常类似,即通过约会软件和一些人外角色匹配、聊天乃至约会,可攻略角色也更多。

《异地恋》的自由度不太高,关于它的很多吐槽评论也集中在这一点,比如,当玩家选择了一些十分明确的回答选项时,男主角依然会加上一些表意犹豫的语气词,或者干脆作出相反的回答。同时,男主角的人设也存在一些不讨喜的地方,很多时候他的真实心情会在对话框中先出现,然后再删除,调整成一种更拧巴的语气。

游戏的时间背景发生在2005-2010年,作者用很多对话中出现的ACG作品加强了年代感,虽然不是非常融洽

相比之下,《Tender: Creature Comforts》要更有趣一点,很多对话的展开也更加真诚,角色虽然算是外星人,但是其实也和很多约会软件里出现的人有相似之处,甚至也会出现“划错了”之类让人会心一笑的地方。

熟悉的界面

这两款游戏都存在一点小问题,但是我在游玩过程中对这些角色都并不讨厌,甚至感到心情很放松,即使这些对话场景和真实的约会软件非常相似。但是,在使用约会软件时,我常常感到紧张和僵硬。

关键在于,在两款游戏里,虽然我能感受到“我”和角色们都是假人,但设计者在努力把我们更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对待。当然,这可能是为了增强游戏沉浸感的手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缺点和模板。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体验反而更加稀缺——有点类似于电商平台的客服,很多时候我们也不把客服看作是“人”。在约会软件里,我也经常感觉自己并不是“人”,并在交流中陷入一种单方面的尴尬。有一些时候,你会感觉你和对方都成为了两个符号——当所有的聊天都以见面为目的时,开展聊天的话题就像是在不断地抛出自己的一个个亮点,你要努力去接住它们,如果没接住,那就失败了。

0

编辑 王琳茜

事已至此,你洗碗吧

查看更多王琳茜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