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当益智游戏遇上抽象主播

10年前的益智游戏设计师,早已为当代抽象派直播预留了后门。

实习编辑王冠云2025年03月27日 18时50分

图/小罗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最近每到午饭时间,我的好兄弟总会拉着我一起看游戏直播下饭。直播间里,一位上海交大高材生兼《明日方舟》主播“血狼破军”,正对着一款十几年前的休闲益智游戏《捣蛋猪》抓耳挠腮,大搞行为艺术。

我平常不太看直播,起初,我实在难以理解这款看似“子供向”的游戏究竟有何魅力。但——不知道该不该高兴——午饭还没吃几口,我就发现自己居然迅速且彻底地沦陷在主播匪夷所思的抽象操作中。

众所周知,发动技能时一定要喊出招式名

作为《愤怒的小鸟》的衍生作品,《捣蛋猪》要求玩家为绿猪搭建载具、安装轮胎,再用伞具、电风扇甚至汽水瓶等部件为小车提供动力,完成收集星星等任务目标。然而,当我目睹主播将马达纯粹当作配重铁块,绿猪驾驶员仅靠伞具开合的抽动就能在岩石间反弹过关时,我对这个游戏的固有认知瞬间土崩瓦解。

这一幕出现时,直播间的弹幕当场分裂成两派:土木学子狂刷“行业机密泄露”,普通观众则频频发出问号。主播则始终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反复强调:“这个结构其实完全符合材料力学……”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或许10年前的益智游戏设计师,早已为当代抽象派直播预留了后门。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下游戏业界的一个现象:有不少开发者走捷径,专门制作所谓的“主播特供游戏”。这类作品往往设置极低的容错率,玩家稍有失误就要回退大量进度,美其名曰“精确平台跳跃”,仿佛只有通过无谓的时间消耗才能制造节目效果。

反观《捣蛋猪》,这款15年前的传统益智游戏,其底层逻辑却在机缘巧合下与现代直播需求完美契合,不需要任何刻意安排:物理引擎极尽夸张与恶搞,绿猪动辄飞天遁地;3颗星星可分阶段收集,鼓励玩家尝试各种极端设计;收集判定极为宽松,轻微触碰即可过关。这些特性为主播“装疯卖傻”式的表演提供了绝佳舞台。

翻车后,主播试图通过“蛄蛹”继续游戏

主播的专业素养同样功不可没。“铸币操作”与“嘴硬”的平衡把握,在血狼破军这样的高手演绎下显得浑然天成。他频频强调自己工程师的身份,煞有介事地从材料力学角度分析那些奇葩结构的合理性。然而这些结构往往彻底违背游戏机制,比如马达不安装在电风扇旁边,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这种操作让观众血压飙升,恨不得亲自上手操作。

倘若只是这样,倒也不足为奇。真正令人叹服的,是那些看似绝无可能成功、旨在“折磨观众”的操作,经过主播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坚持不懈的尝试(期间还不忘与弹幕频繁互动),最终竟能奇迹般地达成通关条件,让所有观众瞠目结舌、心服口服。

我无从得知主播选择这款游戏时处于何种精神状态,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神来之笔,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多吃了好几碗饭。或许,真正让观众欲罢不能的节目效果,并非刻意追求而来,只能妙手偶得。开放的机制——比如基于物理引擎、沙盒制作的游戏——哪怕不特殊设计,效果也会在有心之人的探索下自然涌现。那些被人遗忘的经典休闲游戏,往往就蕴含着这样的魔力。

3

实习编辑 王冠云

猎食一切可见冰红茶

查看更多王冠云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