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戏厂商的营销向来无所不用其极,尺度大,思路广,这已是业内共识。但近期出现的一种营销思路,却再一次拓宽了手游营销的思路。
国内游戏厂商的营销向来无所不用其极,尺度大,思路广,这已是业内共识。但近期出现的一种营销方式,却再一次拓宽了手游营销的思路。
昨天,一条新闻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在这条新闻中提到,某95后少年沉迷于一款名为《攻城掠地》的国产手游,为了购买游戏中的装备,他只得铤而走险,一夜间连撬7辆车,最终被警方擒获,将大好青春葬送在监牢之中。
在这篇报道中,不仅在标题以及正文中多次提到这款游戏的全名,文章配图上也有该游戏的巨大logo。与一般新闻稿相比,这篇报道更像是一篇厂商稿件。
事实上,这篇“新闻”首发于国内某家手游网站,其内容完全是结合前不久在萧山发生的一起案件编造而成的。文中所述不仅与真实案例的发生地点不符,背景描述也有区别,甚至配图也来源于其他新闻。很显然,厂商接花移木,将他们的游戏塞入了新闻中,并且通过该网站之口将其推广出去。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的创举。在这之前,这家厂商曾在该网站上炮制过“女子摔贼致骨折 发现竟是游戏中老公”、“男子两年不碰娇妻 靠玩手游回避房事”等假新闻来吸引眼球,显然,在编造的社会新闻中加入游戏内容已经成为该厂商的一种独特的宣传方式。
但事件至此仍没有结束。在这条假新闻被其他国内手游网站刊载之后,最初发布这条新闻的网站突然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长微博,称“最近出现的这条新闻”是厂家“自泼脏水”的行为,并义正严词痛心疾首地谴责了这种行为。厂商和网站这一出双簧演到现在这个份上,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一记Combo组合拳。
编造社会新闻自黑是为了宣传营销,长微博批判进一步增强了宣传效果。显然,各位黑格尔的信徒们深谙正反之后必将有合的道理。厂商思维广,软文欢乐多。谁知道今后我们还会看到怎样的污水呈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