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的“表”是《吃豆人》,而骨子里面却是一部竞速游戏。要想提高成绩,方法似乎只有一个: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规划一条最合理的移动路线,当然还需要一点技巧和运气。
乍看上去,这款从Xbox移植的小游戏《奔流不息》(Fluid SE)很像是《吃豆人》众多衍生作品中很不起眼的一个。比如说主角同为吃货,玩家每关的任务都是把所有的黄色小亮球通通吃光,并且还要回避场景中的敌人。
刚上手时,笔者很快打通了第一章5个关卡,然后它会给你这样一种错觉——这是一部难度弱爆,主打爽快度和速度感的“吃豆人”类作品,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奔流不息》中每个场景的障碍物并不是十分密集,你的手指可以指挥这个“小蝌蚪”大胃王去任何地方。玩家所遭遇的敌人是在你吃掉亮球之后变出来的黑怪,其数量会随着所吃豆子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还会向你围追堵截。所以如何规划出一条相对比较安全的路线,就是这个游戏的关键之一。
在同以“吃豆”作为主要玩法的《小鬼在东京》中,游戏在每一关都对“梦因子”的采集数量有着严格的限制。为了攒足分数,玩家需要按照得分机制所规定的那样,按一定次序吃掉小球,力争一个都不落下。与之相比,在《奔流不息》中吃掉全部小球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因为球的位置始终是固定的,不会因为玩家一走神儿就飘走了。那么开发者将游戏难度设定在了哪里?答案是速度。
当你一口气打完5个关卡时,会发现无法进入下一章开启新的关卡,那是因为你在之前的关卡中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分数(也就是星星)。而获得星星数量的唯一标准就是每关完成的时间。这是个硬性标准,我们可能为之要Retry几十次,仅仅只为那零点几秒的成绩提升,用来攒足用于下一章的星星入场卷。准确来说,最低标准就是就拿到所有解锁关卡60%的星星(在第6章之后会达到60%以上),才能解锁下一组任务。
实际体验之后就会发现,玩家并不能靠高速的手指滑动来增加小蝌蚪的移动速度(最高速度是恒定的),这样的设定也对每位玩家来说更公平。因此要想提高成绩,方法似乎只有一个——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规划一条最合理的移动路线,当然可能还需要一点运气。
如果你很擅长玩一笔画或者类似《兔子复仇记》的游戏,那么就不难找到一条合理的吃球路线,不过带有方向性的加速装置、瞬移传输点等,也会给你增加额外困难。另一个关键的技巧在于操作过程中的细节优化,比如过弯道的时候尽可能沿着内侧(在一定距离内小球会自动吸收过来),缩小转弯半径,从而节约时间,这也是玩家最需要反复尝试的操作。
在进入第3组任务之后,想获得3星评价就已经相当不易。至于5星评价,恐怕只能祭出MFi手柄了,屏幕上虚拟摇杆的精度对于超越极限而言,的确是显得有些勉为其难了。
《奔流不息》的“表”是《吃豆人》,而骨子里面却是一部竞速游戏。就像职业赛车手那样,我们需要首先钻研赛道,规划出科学的行驶路线,然后在不断的实践中使其最优化。每次出发前的引擎轰鸣声似乎也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部游戏必须用竞速游戏的思维,才能让我们的这位音速蝌蚪吃遍天下。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触乐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