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一周评论精选(Issue 67)

我们爱一样东西,主要是因为它们值得我们付出,而不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回报。

编辑李先羽2015年09月28日 10时30分

昨天是中秋节,我先在这里跟各位读者老爷们拜个晚年啦(不对)……不知大家都团圆了吗?赏月了吗?今年的五仁馅儿月饼还像去年一样难吃吗?

上周在评论精选中获得优秀评论的名字填一下啊和获得最佳评论的rockwjx两位读者朋友分别领走了《泰拉瑞亚》(Terraria)和《我的世界》(Minecraft: Pocket Edition)作为奖品。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下周就是国庆节假期了,所以评论精选栏目也会停更一周,第68期评论精选将会在10月12日出现。那么,在这里我也先向读者老爷们拜个早年提前预祝假期愉快啦~

本期评论精选的奖项设置不变:在所有评论中评出一条“最佳评论奖”和3条“优秀评论奖”。各奖项得主请通过QQ群(群号:348511611)与我们取得联系,最佳评论奖得主将获得50元以下正版iOS游戏一款(请根据自己喜好任选,下同),优秀评论奖得主将各获得30元以下正版iOS游戏一款。

那么本期评论精选正式开始!

 

PU 评论了文章《触乐夜话:来自全庸的花干骨》

于是之后还会有力塔传奇,妒石传说,亻山剑奇侠传等等等等等。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咸鱼:别说游戏行业了,你看摧了满院枯寒老爷在评论里提到的康帅博、富土康,还有雷碧、雲碧,还有粤利粤、粤利奥、奥丽澳……真不知道是该说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还是这些人实在太“聪明”了?

 

江南 评论了文章《后手游时代的竞争:游戏瘦身之路》

写得好!终于看到分析游戏容量大小的文章了,泪流满面啊,之前玩《地下城连萌》就很郁闷于一个连连看游戏居然要800+……话说这也变相地推动了好卖的机型从16G往64G发展的趋势吧,特别是苹果还只在5S上提供32G,-0-太会做生意了,卖新机器的时候顺便压榨下老机型的潜力……坐等6在6s推出后加入32G机型……
3bb22487e950352aeb51037a5243fbf2b2118b54
在百度搜“瘦身”的时候搜出了一堆这种图……实际上,即使是瘦成这样儿,16G也还是不够用的

咸鱼:最近刚刚从16G换成了64G,感觉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一大截,想下游戏就下游戏,想下歌就下歌,想拍照就拍照(是的,之前的手机被塞得连拍照都不让我拍了)。手机再也不会突然亮起屏幕提醒我空间已满,请我删除一些程序或数据了。

游戏“瘦身”当然是件好事啦,对于设备容量有限的玩家们来说确实是非常贴心,不过另一方面我也觉得,一部设备用的时间长了,空间不足的问题迟早都是会发生的,即使不怎么玩游戏,照片、音乐和QQ、微信等个人数据也都只会不断增加不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指望游戏们都变得“苗条”起来,真不如直接换个容量更大的设备来得更加实际啊。

 

绯红KING 评论了文章《超越模型:设计卡牌游戏数值时的一些感想》

国内从端游时代就留下来的习惯,先拉个表出来,说是搭建一套数值模型,然后再慢慢去找和游戏内相关的元素……最后结果就是直接照着某个游戏的系统复刻一遍。造成大量的所谓数值策划整天就知道和表打交道,游戏设计的目的一点也不了解。这和市场本身比较浮躁有一定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对游戏设计的误解,连设计出这些玩法的初衷都没想好,就把东西做出来能好玩吗?游戏设计师的工作是为了设计有乐趣的游戏去设计,而不是为了设计本身去设计。

咸鱼:文章下面有许多读者老爷提出了相似的问题,比如“平衡性和趣味性哪个重要?”以及“为什么总有人认为玩家会从一开始就在意你的平衡性?”等等。实际上“平衡性”和“趣味性”完全不矛盾,可能更像是一种从属关系。游戏的平衡性当然非常重要,但再精巧的数值设计和全面细致的平衡性考虑,最终也还是为了让游戏更加好玩儿(这其中也包括公平)而服务的,如果反过来将平衡性置于趣味性之上,那未免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17th 评论了文章《Minecraft吧的爆吧故事》

配合着《环太平洋》的主题曲看这个帖子,有点小兴奋。

看到“圣战”章节的时候确实带感,仿佛又是一场烧死那个异教徒的正义反抗。

看到最后才赫然发觉,烟雾缭绕中缓缓走来的巨型钢铁机器人隐隐打着百度的logo,而这个巨人的头部,隐藏在那些连脚趾都够不到的人们,所看不到的乌云之中。狂热终将变成冒着滋滋肉香的碾压。

而这个巨人并不在乎脚下滑腻腻的东西,他只是去例行巡查那堵抵抗大洋彼岸怪物的墙。

这幅画面好像更带感了呢……来!

http://www.xiami.com/song/1771959699?spm=a1z1s.6659513.0.0.vgiSyV 

咸鱼:但……但最后还是会有人去把虫洞炸毁的对吧!还有,“我那只该死的金皮鞋去哪儿了”?

 

本周优秀评论

云海 评论了文章《Minecraft吧的爆吧故事》

触乐敢于报道这个,值得称赞。

当初贴吧刚出现那些推广广告的时候,我也是被恶心得不行,但多方反映、求助无果,最后还是只能选择忍耐。而且说实话,专门发帖对这些广告表示不满的人很少……

这种空降事件确实时刻都在发生,至少我们该庆幸还有这些知名游戏的核心玩家能够给百度施加压力,为自己保住一点尊严。毕竟百度的各种服务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再分割出去。在享受这些便利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只能期望这家“颇有实力”的公司能在这方面稍微收敛一点,别总干出格的事。

咸鱼:感谢这位读者老爷的称赞呀。跟文章下面其他读者老爷对百度的评价相比,这段评论真是心平气和又收敛……不过也是,虽然“只能期望这家‘颇有实力’的公司能在这方面稍微收敛一点,别总干出格的事”听上去有些消极,但身为玩家和用户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即使是爆吧,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为百度强插的内容打了更多的免费广告而已,真是做什么也不对,什么都不做也不对,让人无奈又沮丧啊。

 

raGnarokY 评论了文章《我喜欢〈​像素大战〉,因为它让我觉得玩游戏不再虚无》

感觉文章里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这就是我的感慨:你好不容易练了一身本领,忽然发现这本领确实没鸟用”,有些怪=。=?

换成其他内容,“你好不容易追到了一个妹子,忽然发现这个妹子其实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你好不容易来到了这家店,忽然发现这家店做的东西其实不是你想吃的”,“你好不容易买到了这本心仪已久的东西,忽然发现其实这个没什么***用”……似乎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很常见,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您早干嘛来着,不应该先想想这个有用没用么……

第二,学到了就是赚到了,不亏啊,想“即插即用”(此处无它意)未免有点太功利了吧。

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投入游戏中,希望获得的未必都是现实中的成功,更多的可能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经验和经历。作为一个曾经为DOTA投入超过两万小时但从没从它身上获得任何实际利益的玩家,我对这些投入从未后悔,相反,我感激它带给我的朋友、虚荣心、以及对于生活和胜负的某种独特理解。

换个角度,我们爱一样东西,主要是因为它们值得我们付出,而不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回报。

咸鱼:我很喜欢这句“我们爱一样东西,主要是因为它们值得我们付出,而不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回报”。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只有能给我们带来回报的东西,才是值得我们付出的,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回报”到底是什么?是更多的金钱,更高的地位,还是哪怕只有一小段时间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一段难忘的回忆?要我说,后者其实比前者更加难得和珍贵呢。另一个问题是,当你在“付出”时所感受到的快乐(当然还会伴随着痛苦纠结什么的),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回报”呢?

 

thest 评论了文章《〈记录〉第8期:把新闻做得好玩儿一点》

很多人玩了轩辕剑会自己去读诸子百家,玩了红警会自己去读二战历史,玩了CS、CF的人会自己去研究轻兵器。我知道一个因为喜欢SABER而选修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的玩家,还知道一个从DDR入坑而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玩家。刚刚发明电影技术的时候人们只会拿来拍些火车进站或者研究马跑动时候马蹄是否同时悬空,谁都想不到“电影”这个玩意能进化到现在这个程度。游戏和电影一样:我初中的数学老师跟我们讲学习注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没有任何轻松快乐的捷径可走,如果老人家知道现在很多人因为热爱舰娘而对日本近现代战争史耳熟能详,不知道老人家该作何评论。

游戏能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麻醉式娱乐与经济效益,因为喜欢《足球小将》而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也有文章提过说到战国名将第一反应不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而是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游戏是可以传承,而且应该去传承一些东西的。国外的游戏往上说有《我的世界》《猎鹿人》,往下说有《Paper, please》《绝体绝命都市》,然而提到国产游戏,诸位脑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一个很尴尬的场面——并不是披个三国的皮就可以称之为历史游戏,也不是给人物穿上古装就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不管是立着情怀大旗还是打着KPI算盘,我建议可以抽时间想想:如果玩家能记住我的游戏,那他记住的是什么?如果我的游戏能给玩家带来些什么,那应该是些什么?就偶尔想想,没事瞎琢磨,不会耽误工夫~

咸鱼:如果玩家能记住我的游戏,那他记住的是什么?如果我的游戏能给玩家带来些什么,那应该是些什么?——让游戏开发者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有些勉为其难呢?不知道那些很棒的游戏的开发者们,在制作那些很棒的游戏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呢?作为一个编辑的我,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如果读者能记住我的文章,那他记住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呢,更别提“如果我的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些什么”了……

我并不足够了解游戏开发,但作为一个玩家来讲,我更希望那些经典游戏的出现是源于开发者们内心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对于游戏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热爱,而不是为了让玩家记住,和给玩家带去点儿什么——那也太没劲了。我希望开发者们是因为自己热衷于“诸子百家二战历史轻兵器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才会想要做一款“轩辕剑红警CSCF和SABER”,而不是反过来。但国产游戏……我想可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吧。

 

本周最佳评论

Eagle义果 评论了文章《我喜欢〈​像素大战〉,因为它让我觉得玩游戏不再虚无》

人生目的在于体验。照我看来不用执着于“有用”还是“无用”。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可见,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用之用”。

咸鱼:如果人生的目的在于体验,那么就根本没有“无用”之事了。你所经历过和体验到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拥有着“无用之用”的魅力呢。享受人生吧~

 
0

编辑 李先羽

lixianyu@chuapp.com

Go make some new disaster. That's what I'm counting on.

查看更多李先羽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