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刃杂谈

为什么“之刃”的命名量大大超过“之剑”?为什么很多以剑为兵的游戏仍被冠以“之刃”的名字?在游戏取名方面+“剑”与“刃”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作者权发遣提点两浙西路通政公事2015年12月02日 14时06分

怎样起名字?这个千古以来的大哉之问,难倒了无数饱学鸿儒。许多人相信,名字蕴藏了一个人、一家公司或者一款产品的发展气运。元末乞儿朱重八与明初太祖朱元璋的例子,被算命先生们讲了又讲,暗示他们的忽悠当得起一笔高额课金。历史演进至信息时代,终于轮到游戏厂商直面这个问题了。

游戏名是一款作品给玩家带来的第一印象,要在寥寥几个字的内容里尽可能点出游戏类型、特征与主题,抓住玩家的痛点,着实让人煞费苦心。游戏数量千千万,但多数游戏名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例如某篇夜话中曾谈到ARPG类型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量“之刃”。

屠龙之刃、烈焰之刃、魔兽之刃、誓约之刃……你也许还听过更多。为了说明动作游戏的冷兵器战斗特质,相关业内人士宁可冒着撞名、雷同、泯然众人的风险,也要用上“之刃”这个俗套的万用锭,颇有点“忘言已弃筌”的自得与自信。然而,我们也不用怀疑这份执着的正确性,市场上“之刃”类游戏获得的成功有目共睹。苹果App Store游戏专题精品推荐的31款动作游戏中,即有5款“之刃”:《苍翼之刃》《时空之刃》《影之刃》《Stormblades》(目前存在《风暴之刃》与《暴风之刃》两种翻译,反正都是“刃”)以及《Infinity Blade》(中译《无尽之剑》,这是一个特殊的反例,后文将讨论)。

影响力排在“之刃”后面的是“之剑”,再然后,“之”与十八般兵器中的其他组合就几乎绝迹了,你可曾见过“之刀”“之斧”的流行?玩家非常热爱剑刃利落、飘逸、帅气的战斗风格,相比之下,“镗棍叉耙鞭锏锤钩”这些就显得太土了,所以“剑”与“刃”就如此耀眼地成了游戏厂商们的宠儿。但是,这仍然不能解释一些问题:为什么“之刃”的命名量大大超过了“之剑”?为什么很多以剑为兵的游戏仍被冠以“之刃”的名字?在游戏取名方面,“剑”与“刃”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无尽之剑》的翻译。因为在游戏中,有一柄剑名为“Infinity Blade”,所以就叫它“无尽之剑”。这个逻辑有没有问题呢?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柄剑名为“倚天”,所以应该叫它“倚天”,还是“倚天剑”?虽然我们平时常说“开宝马” “喝红牛”,但其实心里很明白,的是宝马汽车的是红牛饮料。既然剑的名字是“Infinity Blade”,那它就是“无尽之刃剑”,表示这把剑锋利异常、锐气无尽,简称“无尽之刃”也是可以的。

3

从游戏图标——剑气化作一个无限符号(∞)缠绕剑身,就很明显可以得出判断,无尽的是“刃”而不是“剑”。“Blade”固然可以表示“拥有长边金属刃的削、刺武器”(A cutting or thrusting weapon that has a long metal blade),但也没必要硬翻译成“无尽之剑”。剑只有一把,它不是无尽的,不能搞出万剑诀的感觉。这个译名你问我支不支持,我只能说不支持。

Infinity_Blade_III_app_badge

这个例子让我们稍稍分辩了剑与刃的区别,现在终于可以进入正题,谈谈“刃”压倒“剑”的背后原因了。

剑与刃,其实本为一体。“刃”是最早出现的汉字之一,而“剑”的产生则很晚,目前还没有发现甲骨文字体的“剑”。我们看小篆之“劒”,即是在“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就像粗壮树干上长出的一道枝桠。“剑”的所指比较具体;而“刃”更具高冷的古意,拥有更为丰富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与日常生活的疏离度较高。

如今,我们一般会说“大妈在广场上舞剑”,而不说“舞刃”。甚至有时需要提到“刃”的概念,也有很多其他备选,不说“刀刃”而说“刀口”“刀锋”。若不是刻意强调,几乎不会从字库中调用这个字。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与现实生活疏离的概念,往往会在游戏世界中受到青睐,狼骑兵出动时大喊“尝尝我的利刃”听起来没有一点违和。因为游戏本身就是我们逃离平凡生活的传送门,“刃”这样的好词得以在此大放光彩。

为游戏取名,有时需要爽快直白,开门见山,比如《开心消消乐》《企鹅斗地主》等;有时则需要攀附一些风雅,既要抒发情怀,又不能吓跑普通玩家,此时就不能把游戏中出现的元素简单套用到题目中。从概念上来说,很多时候“剑”和“刃”的差别极其细微,用前者还是后者,所指方面其实并没有较真的必要。但在市场上,“之剑”逐步没落,“之刃”则仍在涌现;特别令人费解的是,无论“之刃”怎么用,放在什么词后面,都有一种不明觉厉的百搭奇效,这其中的道理着实值得一探。

文字特征

“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首先要从它的字形上着手。“刃”的字形从古至今变化都不大,甲骨文时代就初具模样,小篆写法已经和现代相去无几。按照汉字“六书”造字法则归类,它是一个指事字,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指事字是汉字中最灵动的部分,兼有象形和会意的美感。“刃”中的一点好似张僧繇的神来之笔,让凡铁化为神兵。这种字形上的暗示,就像概念的一道影子,平时潜藏在概念背后,你不容易看见它,但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比之形声而合的“剑”,“刃”字有一种超越古今的共时性审美价值。这种含蓄的审美与它本身概念中的意义相互交织,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观念。

“刃”的字形演变
“刃”的字形演变

“刃”字指向“锋口”概念的同时,还在意义传达间抖落出“锐利”“轻盈”“力量”的影子,它让我们想起一道暴起的寒光。“刃”之所以百搭,是因为这些概念的影子本身也是苍翼、时空、风暴等元素的修饰词,它们甚至还能修饰更多的东西,成为取名者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剑”呢?它太过具体,有剑脊、有剑格、有剑茎、有剑首,自然也有剑刃。剑固然是以刃杀敌,但此时的刃已被固化为剑的附庸,它或许也会闪光,但怎么说呢,失去了暴力美学中的突然性,弱化了战斗画面的生动。“之剑”不如“之刃”讨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而且“剑刃”连用时,不仅不会因为多加一个字而带来更多的想像,反而愈发限制“刃”字本身的灵动,远不如单用后者将游戏性表达得更加突出。

音乐特征

戏名如人名,除了符号意义完整,发音上也得有所考究。从音乐性上分析,“之刃”也比“之剑”更胜一筹。

“剑”“刃”同属去声,与平声的“之”连用,声调抑扬方面打了个平手。但是否会有这种感觉,好像“之刃”读起来比“之剑”更加流畅,更加顺口?这个区别不在韵调,而在韵部和声母的使用。

既然结构助词“之”的使用是免不了的,那么“剑”与“刃”之中,谁的发音与“之”更加接近,谁就能占据更大优势。我们不妨对这三个字的发音做一番分析。

“之”的发音是zhī,其中声母zh属于舌尖后音(即翘舌音),发zhī音时,口型为“四呼”中的开口呼。

“剑”的发音是jiàn,其中声母j属于舌面音,发jiàn音时,口型为“四呼”中的齐齿呼。

“刃”的发音是rèn,其中声母r属于舌尖后音,发rèn音时,口型为“四呼”中的开口呼。

很明显,无论是声母还是韵母的发音,“之”与“刃”的配合都比“剑”更为密切。“之刃”连读时,舌尖可以保持抵住硬腭前部的动作,嘴巴也保持张开。而“之剑”的发音,需要稍稍费力一点,声母的发音部位需从舌尖转移到舌面,口型也要由张开变型为上齿、下齿对齐的状态,读者们可以感受一下,是不是动作幅度会更大一点呢?

读音省力,也是“刃”较之于“剑”更为胜出的地方。虽然取名者可能不具备音韵学知识,但读起来流不流畅、费不费劲,却是很直观的感受。“刃”的意象是属于爆发的,而不属于内敛的,它伴随发招时呼喝而出的杀气,是剑中战意的升华,这与“之刃”张口而发的冲击力也很吻合。

历数以上种种,我们只能说一句,“之剑”输的不冤。

Char_Raidiar

结语

好的名字,必然会带来优秀的业绩吗?未必。但渴望成功的团队,一定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去构思一个讲究的游戏名。“之刃”成功了,流行了,很多厂商在深思熟虑后纷纷选择这个名字。它的确有一定可取之处,起码在很多情况下比“之剑”好用(笑)。但“之刃”的风靡,更多是对市场的迎合,而非引导。这种宁滥勿缺的用法难以持久,终有一天会被弃如敝屣。与其等待那一天降临,不如尽早想想,怎样在合适的分寸内领导玩家追求更高的品味。

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若是去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只会说,想要跑得更快的马。”

同理,主动跳出“剑”“刃”的窠臼,比汲汲营营的追风更加可贵。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触乐网站观点。

0

作者 权发遣提点两浙西路通政公事

361718603@qq.com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查看更多权发遣提点两浙西路通政公事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