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前我,或者我的老师能玩到《klocki》类似的游戏,我的成绩或许就能救一救了。
《klocki》是波兰游戏开发组Rainbow Train的新作,名字约等于英文的“block”,跟乐高之类的组合积木有点像。这款游戏今天刚刚登录Mac、PC、iOS和安卓平台。虽然叫“组”,但其实也就只有Maciej Targoni一个人,音乐制作则是Wojciech Wasiak。同两人合作的前一款作品《Hook》一样,本作也是一款极简风的解谜游戏。与以“拆解”为主题的前作相反,《klocki》的目的是“重组”——让混乱的线条、色块重回秩序。
不难,对吧?甚至有些太简单。但这只是游戏的前几关,第一关甚至只要一次操作就能过,而且,也只存在一种操作的可能性。和前作一样,Maciej Targoni设计的学习曲线极其友好,非常平滑:先将基本元素就这么放在你眼前,在你脑子里还对游戏的玩法没个谱,只是下意识地戳了戳屏幕之后,游戏目标、达成方法就都明白了。在随后的关卡中,元素的数量渐增,新的组合方式也逐步加入。在你明白了一种解谜思路之后,会有几个围绕这个思路构建的关卡给你练手;而在你变得轻车熟路之时,又有新的元素或组合加入进来,让你更进一步。这简直就是Stephen Krashen“i+1”学习理论的极佳阐释啊!虽然人家的理论是用在第二语言习得上的。
解谜不难,组合逻辑也相当直白。除了在色彩上更加温暖之外,比起《Hook》,本作的视线角度也从平面变成了45度俯角,自然,谜题构成也在空间上做了些展开。
除了没有界面、没有成就之外,本作还剪掉了关卡数字的显示功能,于是玩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关卡、多少新元素在后面。老实说,这也让我有了一种和玩《Hook》不同的体验。拆钩子(hook)的时候,我一边思索要先拉开哪根“线头”,一边计算着还有多少关游戏就结束了,想着干脆就这么通关吧。这种感觉在突破40关后尤为明显,因为游戏介绍里面就把游戏只有50关写清楚了。但《klocki》不一样,我不知道还要走多远,甚至连已经走了多远都有些模糊。
到电影院看电影,差不多也能在快2个小时的时候预判“应该要结束了”;读一本书,也会感知到余下的纸张在变薄;原先在网上追小说,还可以对结局的到来不知不觉(当然也有无数“有生之年”的),而如今不少网站都加上了阅读估算,滚动条也会暗示你浏览量大概还剩多少。不知不觉,我从“体验的沉浸之河”中浮了起来,“完结之时”仿佛成了我追逐的目标:不看完不舒服,就算是无聊的内容也会草草刷到末尾。而今天,《klocki》让我回忆起了那种久违的感觉。
对了,直接搜索“klocki”的话,App Store里目前显示最靠前的是一个华容道游戏(真怀念啊),无意重温的话可别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