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洞穴巨怪们监视着的网络世界

他们跋山涉水、千辛万苦、隐姓埋名,就只是为了给你喂一口苍蝇。

编辑或闪2016年09月21日 16时49分

不记得是什么前因后果了,但某天我和我的同事吴寒雪聊起了那款叫好又叫座的游戏《最后幸存者》(The Last of us),她顺带就提起了最近她“视频通关”的游戏《神秘海域4》(Uncharted 4: A Thief's End)。

会把《最后幸存者》和《神秘海域4》放到一起说自然是因为它们都是同一家公司制作的,但问题不在这里。我在这场简短的讨论中听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吴寒雪跟我说,她在观看游戏实况视频的时候,时不时能看到类似“真好笑,《神秘海域》有什么意思,《最后幸存者》更有内涵好吗”之类的评论。

我立刻就理解了这种好似吃了一只苍蝇一样的感觉。

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现在想来也很有趣。我说,“啥?这有什么好争的,这两个游戏哪个我都不想玩。”如果我也看了那个《神秘海域》的直播,并且看到了“更有内涵”的那个评论的话,我想我也会回敬上这一句吧。

来自评论区的一些内容,说实话,浅薄的我也很同意这个人
来自评论区的一些内容,虽然和游戏内容本身无关,但也可作为“送上一颗苍蝇”的例子

我只知道《神秘海域4》的画面非常棒,但我个人不喜欢德雷克(尤其是他的发型);但《最后幸存者》的口碑和影响力是如此巨大,我也曾经打算“视频通关” 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可能也是因为男主角的发型)。

总之,这两个游戏的受众大概都不是我(该死的发型)。

我不知道其他人对于“我对很多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其实不太感冒”的想法抱持一种什么态度,但在我看来,这至少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资本”,因为它可以用来显示自己和“庸众”品味的不同,不管这个品味到底是好是坏,是高是低,总之,“我和你不一样”。

这也是我当时如此回复她的原因。

但仔细想想,我没有玩过这些游戏、甚至连完整的通关视频都没有看过,但我能理直气壮地因为主人公的发型而“诋毁它”,并且还洋洋得意。但发型和游戏本身关系大吗?

我感受到了一种共通的东西,我姑且把它称作“恶意的萌发”:说得小一些,这仅仅关乎于喜好问题;说得大一些,这也许就是网络暴力的开始。

萌芽和开始

如果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一个问题,要在一个直播游戏通关的视频中看到“我讨厌这个游戏,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看这个游戏还那么兴奋”的弹幕,需要满足很多条件:

评论者至少要对这个游戏有所耳闻,甚至可能相当熟悉;这个视频在很多时候必须要出现在主页或者热门榜单上,否则,那些真正讨厌这个游戏的人很可能永远也看不见这个视频;这些人必须有极强的忍耐力和极高的行动力,因为换做是我,可能只会对着电脑(或手机)屏幕用眼神或者鼻音发出冷笑,并不会点进去,更别提还要花上几秒难熬的时间来写下那些评论或者弹幕……

我忍不住去猜想,那些经历了重重困难,克服了重重恶心,但也还是要写下这些“我不喜欢,我不懂为什么你们要喜欢”评论的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1、他/她想要通过“更有内涵”这个说法来表示自己是一个“更有品味的人”

2、他/她单纯只是因为讨厌《神秘海域》,所以见不得有人说它好:“你竟然喜欢这样的垃圾!”

3、他/她这两个游戏都没有玩,但是ta听说《最后幸存者》拿了很多奖,很多名人都夸这个游戏,但是听说《神秘海域》只是爆米花,所以需要站“更正确”的那一边

4、他/她终于忍受不住了,抱着为创建更和谐的明天、为万世开太平的美好愿望,他/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告诉大家什么才是最好的

但我依然有理由去为这么干的人们辩护,按照他们假象中的目的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这么干的人其实投入很少,但能够得到超过投入许多的报酬,并且令人满意。

如果我们只是在自己的微博或者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厌恶,你可能只看得到一个安静又纯白的世界,没人会理你;但如果你去别人的“地盘上撒野”,状况就不同了。

首先,你反驳了一个你特别烦的意见,无论将来对方会不会真的开始和你争论,你至少“发泄”出了心中的不满。而且,还会有机会借此叙述一下自己不喜欢这个游戏的1234点,让自己显得理由充足,并且,“看,我不是来争执的,而是来讨论问题的。”

如果是给别人添堵的话,在你开始这么干的那一瞬间,你就赢了。匿名性和虚拟性都是你的坚实武器。这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加投入低就能爽的事情吗?

这种现象的产生源头甚至都不需要翻开书本查找:想一想那些从小到大我们在我们身边围绕着的“说闲话”的人们(和自己)吧,我们就是最初的原型。只是有一点,在一个互相认识并且封闭的小圈子中,这样的闲话会很容就会咬到自己的舌头,这种制约使得大家都倾向于谨言慎行;但在网络世界中,制约消失了,于是言论的“自由”在一些人身上逐渐上升到了极端的位置,他们开始四处搜寻那些细小的瑕疵(甚至不是瑕疵,仅仅因为那些攻击对象是少数族群,比如说女性、同性恋等等)。

一个被恶意的巨怪们监视着的网络世界开始渐渐诞生了。

不要喂大那个巨怪

我经常关注一些国外的个人博客,在这些博客中,有一个名叫Gamecast的博客在日本SNS上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风潮。

上个月末,日本的手游开发商Cygames举行了一场名为“Cygames NEXT 2016”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Cygames发表了一系列新作。作为一个对手游有着特别关注的、颇有影响力的个人博客,Gamecast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Cygames发布会的文章。这场发布会的确精彩,而Gamecast对于这场发布会的叙述也中肯地延续了这种精彩:他写了一篇名为《如果想要给自己喜欢的游戏应援的话,就要努力在推特上大喊,“我喜欢这个游戏!”》的文章,对一款名叫《Seven's Story》、由Cygames代理的游戏称赞有加。

翻盖机时代的社交游戏名作《Seven's Story》将由Cygames重新制作并登录智能手机平台
翻盖机时代的社交游戏名作《Seven's Story》将由Cygames重新制作并登录智能手机平台

Gamecast在文章的开头写:“常听别人说,网上的恶意一直都在增幅,但其实我觉得善意也在增幅。”他认为,虽然SNS上充满了谩骂,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一款游戏的话,大喊三声“我喜欢这个游戏!”有时会比单纯课金来表达“爱意”效果更好。

“比如,刚刚发表的《Seven's Story》这个游戏就是很好的例子。”Gamecast说,他同时列举了一些核心粉丝的推特以及推特之下的的回复,他还补充:“可以看到,凡是大声地喊出了喜欢这个游戏的普通玩家,都会收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正面评价,有不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款游戏的人也说,我是不是应该试一试呢?”

然后,在这篇博客文章下面的评论区中,就有一个名叫“我只是路过的”网友,留下了以下这段话:

“真抱歉,我写这段评论一定是带着十分的恶意的,但是我实在忍不住要写一个。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Gamecast堕落成了Cygames的广告商了的?

我感觉Gamecast桑已经忘记《碧蓝幻想》的那场骚动了……我觉得手游界又丧失了一个良心,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真的……”

除此之外,在那篇文章之下还有不少类似的评论。

当天,Gamecast就专门对这些评论发表了一些关于个人立场以及看法的推特,事件有了一些发酵的迹象。

第二天,另一个名叫“不倒城”的博客发表了一篇名为《有些人得了一种名叫“不能原谅那些喜欢我讨厌的东西的人”的病,并且他们都好烦》的文章声援Gamecast。在文章中,“不倒城”谈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我认为,去批判自己讨厌的东西是没有问题的,应当得到尊重。

而如果说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别人骂了,自己感到愤慨,只要对方不太过分,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如果对方不是一个营利的网站,也并非企业官方的运营者,如果他说他很喜欢的那个游戏恰好是你最讨厌的,那是不是就应该放过这个人呢?你连这样的余裕都没有吗?”

不倒城在文章中链接了另外一篇博文,列出了一个我很能感同身受的现象:

“在我的博客中,写了任天堂‘坏话’的文章要比写好话的文章有10-20倍以上的阅读量。”

在英语国家,大家会把这些经常在网上发表一些给别人添堵评论的人称作troll或者troller,这个词和那些居住在洞穴中、智力底下行动迟缓的巨怪的关系可能不太大,更多是包含了“钓鱼”(trolling)的意思:我投下了一个鱼饵,引起了你的注意,为的就是要和你开始吵。在日本,这样的行为则称为“炎上”、或者是“ネット荒らし”,也就是“扰乱网络分子。”

网络喷子
网络喷子

这些“钓鱼者”们已经养成了对网络中污言秽语的忍耐力,他们使用这个武器去攻击他人,并通过“存在感”和“曝光率”来发展壮大。

在我国,这个词有许多说法,比如说“网络暴力”、“喷子”、“键盘侠”,甚至“网络水军”。我想几乎每个人都曾感受过他们的存在,每一次热门话题中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键盘侠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时候他们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宣扬自己的美好和德行,而是以他人的痛苦为饵食,来让自己受到关注、甚至仅仅只是因为内心很爽。

时代周刊在8月18号的封面文章中也谈到了关于网络暴民的问题,并且,按照时代周刊的惯例,他们宣称所有的网络暴力事件其实都是一种变形的“政治斗争”问题。

《时代周刊》封面:为什么我们逐渐失去了网络文化,而剩下的只有憎恨?
《时代周刊》封面:为什么我们逐渐将网络文化推向了憎恨?

在这篇封面文章中,原作者Joel Stein也提到了网络暴力最初的由来:4chan、8chan、reddit、网络游戏。而最近,也有一个旨在反抗游戏中对女性的暴力、污名化和刻板印象的名为#GamerGate(游戏门,玩家门)的2014年的推特标签也成为了网络暴动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个话题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发酵中。

网络或许放大(或者缩小)了很多东西

和骂一个游戏这种行为相比,表扬游戏是一种非常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因为很明显,你只要抓住一点问题就能开骂,但如果要说一个东西好,按照惯例至少得给出3条以上的理由。

不过,朝日新闻社最近的一篇报道给出了一些有趣的数字。调查公司Internet Monitor在2014年面向大约2万人进行了一次舆论调查,内容是说“在过去所有那些网络事件中,你参与过讨论、写下过评论吗?”

而结果是,会在网络热门“口水”话题之下留言的人仅占了1.1%,而其中在过去1年中曾经留过言的甚至仅有0.5%。今年他们又对大约4万人进行了新的调查,这个数字变成了0.7%。

经常参与网络热门事件和话题的记者津田大介也谈到,“很多时候SNS或者传统媒体都会把那些喊得最响但其实只是一小撮人写下的意见当成“网络公共言论”,但如果太以这些人的想法和观点为主,“真正”的舆论反而会被左右”。

这也是我们在谈论到网络暴力的时候经常谈到的一个观点:“不要喂大那些巨怪。”(Don't feed the trolls)而之前提到的Gamecast在那篇受到小范围批判的文章中谈到的也是同样的做法:“相比讨论‘这个游戏为何使我厌恶’,尽量更多地喊出‘我很爱这一款游戏’可能才是驱散这些恶意的最好办法。”

但就像《时代周刊》做出的“政治”判断一样,这些小众的一点一点的恶意也许反映了某些阶级(群体)的“政治”诉求。在极端情况下,它们很有可能是某些被“真善美”等等主流言论压抑了许久的保守派极右分子;但除了那些明显以少数群体为靶子的无意义行为之外,网络中匿名之下的恶意也会以很多不同其他的形式散发出来。

这种力量不需要很大,也许就像文章一开头谈到的我对德雷克发型的无端厌恶一样,它说不定在某一天就会被发酵。

TED2015:Jon Ronson 网络暴力的失控

在维基百科上,对应“Internet Troll”的中文是台湾俚语“白目”一词,“是形容搞不清楚状况、不识相、乱说话、自作聪明的人”。在百度百科中,“键盘侠”“喷子”这两个词语的解释就更“血腥”一些,这是一群“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他人,他们喜欢成群结队,按键伤人”的人。

很多人会习惯于用“人言可畏”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并注意在SNS上小心说话,甚至不再继续发声。这也是“不要喂饱那些巨怪”行动的一种极端消极的抵抗手段。上面我提到的“不倒城”博主也有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果你和某个推文的立场相同,你当然可以在下面留言表示支持。但是,如果说你在一个充满赞美的声音面前要出声反驳,甚至是恶意地反驳,那我劝你不要这么做。”不倒城认为,如果同样是喜欢,那就一起大声喊出来吧;但如果是不喜欢,那就请回到自己的推特上(博客上)出声,而不是去他人地盘撒野。总之,他的建议是,让世界充满更多的“喜欢”和“同意”,而不是“讨厌”或者“反对”。

这个观点当然并不适用所有情境,甚至有些局限。大多数情况下,重要的不是同意或反对本身,而是表达和交流的方式。

不要喂养那些巨怪们
不要喂养那些巨怪们

为了反驳而反驳,还是为了……?

这似乎是一个和游戏没什么关系的文章,虽然它起源自关于游戏的一场讨论,我又举出了很多和游戏相关的例子,但本质上,这可能还是一个“我们应该如何表达意见”的问题。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争论吧,其实从一开始,那位发言者就应该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两款游戏拿来比较呢?

有这样一个理论,有一类人群的大脑无法适应“过于复杂或者看起来矛盾”的观点,拿A和B游戏举例来说的话,这种人脑子里就只有“A比B好”或者“B比A好”,而对于另外的那些可能,比如“A和B一样好”,“A和B都不好”,“有些人觉得A好,有些人觉得B好”这样的观点,因为太过复杂和难以理解,所以会被主动忽略掉。

但并不是所有人的大脑都有这个问题,对于没有这个问题的大脑来说,更主要的可能是如何表达的问题。我和同事们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半天,最后觉得,一场讨论也好,一个发言也好,必须要“有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可以理解为“让自己提高”“让自己学到了新东西”“让自己改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怎么说,它总应该给你的人生提供一点帮助才对。

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人的反驳其实只是在“反对”,换句话说,只有摧毁,而并没有建设,更夸张的是,有些人的“反对”其实也只是“发泄”或者“嘲讽”,虽然也不能说发泄对人生没有帮助,但是通过给别人带来困扰而让自己满足,这也不是一件好事。

游戏行业从开始到现在,其实从来不缺“争论”,从最初的“什么游戏机好玩”(我的同事祝佳音说,造成这个争论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玩家太穷,没法全机种制霸),到后来的“暴雪好”“暴雪不好”“DoTA比LOL好”“LOL比DoTA好”,至于“骂一个游戏”和“喜欢一个游戏”哪种更容易“引战”这种事情,老实说,因为夹杂了商业因素,所以大多数人会觉得说“喜欢一个游戏”背后都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很无奈,但也是现实。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能贡献一些“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有帮助”的东西,要好过出产“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的文字,再退一步来说,就算只是发泄,没有忍住,那至少要清楚地知道“我是在发泄”,而不是得意于“我有多聪明”,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至少也还有些帮助。

除此之外,我的同事祝佳音还和我分享了一个躁狂症患者“在网络世界中狂暴地和他人对喷,但反而在现实世界中对家人朋友的脾气态度都变好了”的暖心故事,所以,也许混沌的网络世界本身才是世界的原貌,或者说最大的赢家吧。

2

编辑 或闪

kongyu@chuapp.com

200斤的死肥宅,长得超好看。

查看更多或闪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