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若还在世,他会喜欢游戏,喜欢摇滚么?
十月十二日,就是网络盛传苹果商店上线《鲁迅群侠传》的那一天,我独在教育小游戏中徘徊,遇见楼君,前来问我道,“王老师可曾为《鲁迅群侠传》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王老师还是写一点罢;读者很想看关于鲁迅的文章的。”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想象力来揣度从业者的创意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竟有游戏开发者会想起鲁迅,二是中国的玩家,乃至一些向来与游戏无关的人,对此竟是如此的兴奋。
《鲁迅群侠传》单看标题,颇有角色扮演之意。然则我打开应用,这游戏没有名目,歪歪斜斜的每页上写的都是“苏婆塞尔”四个字。
游戏的战斗部分一言以蔽之,乃是单人版的《皇室战争》。先生的大头旌旗树在鲁镇的中央,四条道路上有僵尸前来进犯,你用排兵布阵,从这些活死人身上挣美元,再继续调兵遣将。长夜终有尽时,熬到活死人不再来,便可回到镇外。
整个战斗过程非常简单。地形、兵种、资源限制……这些都单调且乏味,令人腻烦。
镇外的格局,是和别处完全相同的:都是有上一个条形的框框,框里写着金币和钻石,可以随时充值。做工的人,打开了游戏,每每点下手指,收一波金币——这是没什么用的事,金币压根不如美元好使。
我耍了一会,觉得乏味。再仔细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离开启精英难度,还有一百多盘呢。
初开《鲁迅群侠传》时,文本着实惊艳,引先生名句名言,令人心生敬意。然而不到一盘游戏的功夫,便露出了皮袍下藏着的“小”来。
噫!若要针砭时弊,直言其非亦可,曲意劝讽亦可,然则非要行此等“扎小人”之事,实在落了下乘。再者,欲要承先生遗风,偏又加油滑之语,甚至暗暗以市井小人之态言“失节”之事,此为捣鬼之术,而非文字正道。
鲁镇大战的背景音乐是摇滚夹带电音,配合着僵尸与兵将的喊声,颇有雀跃之感。这亦是《鲁迅群侠传》之亮点。或许是缺钱所致,或许是有意为之,然而终归有效。
先生少有论及音乐,若是长命百岁,他会喜欢摇滚么?
我想,他大约会喜爱鲍勃•迪伦君的《答案在风中飘荡》。
《鲁迅群侠传》的开发者牛季季季君在“cocochina”论坛发表了文章,陈明自己的主旨是“尝试用通俗化的再演绎方式重新解构鲁迅小说,从而让当代年轻人更易接受鲁迅文化。”不论此言是真是假,他算是一名战士。
回头看来,游戏中有捣鬼,有鸡贼,有偷工,但终究是对先生的作品下过了功夫。而“鲁迅”与“游戏”两个似乎不相干的东西撞到了一起,也让大众再次记起,今年是先生的八十忌辰。
我认识的“文化人”,反应不似玩家那么敏捷,却也在今日开始于朋友圈中惊呼“鲁迅也能做成游戏”。这大约会让他们隐约明白,游戏是有很多种可能的,先生也是有很多种可能的。
我曾与友人闲谈,论及博尔赫斯氏《小径分叉的花园》与文字冒险游戏之关联。我问友人:“博氏若生在当世,会在做什么呢?”
友人笑答:“大约会在当游戏策划吧。”
在cocochina论坛上,有人说:“我以为最好不要拿鲁先生来做游戏角色吧,他那么严肃伟大的人,我们拿他做游戏多少有些不尊重。”
鲁迅先生若是还健在,会如何看待此事呢?以先生对青年人的随和,以先生处世之刚正豁达,会自谦自惭,也会微笑着转发微博。
先生知晓儿童游戏之必要,也曾痛悔于扼杀过弟弟游戏的天性。若还在世,以他之性格,应当正站在揭露网戒中心黑暗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