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能喷能打是在中国和世界网络生存的必要条件。
今天有一篇名叫《全世界的喷子都在这个脏游戏里了,老外不会说中文“草你吗”简直就没法活》在朋友圈挺火,里面大致讲了讲《H1Z1》里各国玩家互骂互喷互杀的故事。
看完这篇文章,我进入了某种贤者时间,灌下一肚子凉水,开始思考人生。
上周我开始玩《全境封锁》,在进入公共聊天区以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台湾玩家与大陆玩家的对喷,从互相问候对方父母,到怒揭两岸黑历史,再到威胁“核弹夷平”。这样的互喷几乎每天都发生,每每出现刷屏之况时,英语玩家便会拼命建议:“darkzone plz”——意思就是你们为什么不去暗区刺刀见红,非要在世界频道互怼。
老外们显然不理解,打枪哪有打嘴炮爽啊。大枪手雷杀千遍,不如一句草泥马。
也可能是因为《全境封锁》PVE内容比重较大,所以干架氛围不那么重,像《H1Z1》这种摆明了玩丛林法则的游戏,当然既要杀千遍,又要草泥马了。
在《全境封锁》之前,我和外国玩家一起游戏的经历只有《激战2》的美服,如今想来,那真是天堂一般的地方——除去《激战2》本身温柔到令人发指的玩家互助机制之外,美国玩家在这个游戏里看起来的确素质不错,下个副本有人暂离,队友从不催促或者骂人,至少15分钟以上才会小心翼翼地提议踢人重组。
如今看到《H1Z1》和《全境封锁》里的这些事情,我感到这个世界可能跟我预想的不太一样。想起去年帝吧远征某个不存在的网站时,有网友说:“我们都是养出来的蛊,那些玻璃心的圣母早就被杀得退网了。”这意思大概是:简单粗暴能喷能打是在中国网络生存的必要条件。如今看来,国外好像也好不到哪去。
我也有过在各种社交媒体与数百喷子打车轮战的经历,老实说自认不算脆弱;在国产网游里也是身经数战,参与过不少喇叭攻防战。但在一款非国产的游戏里,看到别人用中文互相辱骂,总是不太舒服——可能我潜意识里把游戏(尤其是国外游戏)当成了某种可以暂时逃避争吵的温室吧。
我为我的玻璃心感到羞愧。
说到《激战2》,我今天看到这么一张图:
把游戏与金融以这样的方式结合,可能是我国游戏产业的一大发明。上一次令我生出惊叹的此类创意,是888元的黄金大枪“火麒麟”可以分期付款。
行业寒冬,游戏公司搞点副业也是可以理解的,炒个房说不定就把公司给救了。搞金融也无可厚非,大厂也都有自己的金融业务,比如网易邮箱天天提醒我去买金条,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直接搞“投资送礼包”的。
这个活动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以《激战2》的礼包为饵,难道是吸引《激战2》的玩家来做投资么?虽然这是个有门槛的买断制游戏,但我不觉得会有多少玩家愿意投资2000-20000元去换一个游戏内“价值XX元”的礼包,况且这列表上的东西相比于投资的数额,真的是太寒酸了,其中甚至没有绝版物品。
那么难道是把投资的客户忽悠到《激战2》里来么?虽然我觉得《激战2》很好……但这真的是个挺小众的游戏,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不过这么搞也不是什么特别可恶的事情,之所以我会觉得惊讶,可能还是因为《激战2》给我的印象太好了,以至于我对它的国服也产生了移情之感。说到底,可能还是有些玻璃心,真是羞愧。
最近几天火起来的还有这张图:
我没有玩过《欧洲卡车模拟2》,但我特别理解这种感觉,就像我玩《星露谷物语》的时候,只想着种田钓鱼,丰收的时候心里有一种特别宁静的喜悦。
有时候我在想,游戏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我初中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玩了一暑假的《魔兽世界》,我从达纳苏斯坐船去湿地,一路拖着尸体跑到西部荒野,在死亡矿井死了十几次以后,我们走出副本,抬头就是一整片星空。我觉得我不可能忘记那一刻。
那个时候,游戏对我来说意味着现实之外一整个宏大的世界,并且你可以触摸它,感受它。你可以逃离作业、课堂和那些讨厌的同学,在里面小憩。
十几年以后,世界变了,我也变了。尽管我知道游戏和现实早就是一体了,它们互为投影,纠缠难分,但我还是试图把游戏世界想象成我十四岁时初见的那个景象,不喜欢它变得特别粗鄙刺人。
大概这就是我的玻璃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