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之前陈静老师在夜话写了老人们的事,今天我想谈谈关于孩子们的事儿。
就这两年吧,对所谓“熊孩子”的声讨蔚然成风,似乎大家都饱受过不知道从哪儿从天而降的啥事都做、没有礼貌、家长也特傻的那些小孩子的折磨。
在网络上同样有这么一种倾向,微博上诸多“土味二次元”系列的营销号时刻展示着新兴二次元爱好者们的丑态,这些被嘲笑的人大多是十几岁的孩子。往远了说,这5年以来“二次元”一词的被污化,大量只玩手游甚至没接触过任何端游和主机游戏的年轻朋友们开始自称“游戏玩家”,然后对别的游戏领域疯狂开炮;往近了说,“血小板吧”被带起了二次元节奏固然是别有用心的恶意操作,但确实反映了大家对现在刚刚进入互联网世界的“熊孩子”的普遍看法——愚蠢而狂热。
说到这个,我昨天才上了暌违了快5年的QQ空间看了一下,出于好奇就直接翻到最早的日志和说说。结果大家当然都能想象到,我倒在电脑旁的木地板上痛苦地捂住眼睛翻滚,想劝说我的大脑相信那不是我写出来的东西。嗨,谁还没喜欢过村上春树啊(我不是说村上春树有哪里不好)。
去年回家的时候,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拿着手机津津有味玩一个类似“GTA”游戏的中学生,我就看他在那儿玩,发现他几乎什么都没干,就是不停地刷武器(那游戏自带了作弊器),然后用各种坚船利炮突突突突突突,把所有看到的活物变成面粉袋(这点其实让我很困惑,大概是为了避免血腥暴力而进行的自我审查)。
我当然觉得这种游戏毫无乐趣可言,就问他这手机版的“GTA”有没有任务剧情可以玩,他回答说好像有,但是他懒得去找。我又(多嘴)问他那这么玩有意思吗,他茫然地看着我说:“我觉得挺好玩的。”那表情恰恰说明,他完全没思考过这游戏哪里好玩、他到底在做什么。这种表情实在是太常见了,几乎每次我问我的侄子、侄女,或者表弟、表妹们,他们当时在玩的手游哪里好玩,他们全都是如此表情,口中迷惑地喃喃自语着:“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不禁想到,当年如果谁问我村上春树哪里好,我可能也只能做出迷茫的表情,喃喃自语地说“我就觉得他写的挺好看的。”同样,我不是说村上春树有哪里不好,只是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小时候都是这样。
可是这哪里不对了吗?
当然了,现在看我们夜话的大家应该都是些成熟了的成年人,我们懂得互联网社交有其自己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前人总结出来让互联网更加美好的),我们知道游戏不仅是感官刺激,还有更多的内涵蕴藏其中。这些事我们不一定是通过网络或者游戏本身学会的,更多时候是在现实生活中慢慢就明白或者领悟了的,不管怎样,必须承认,成熟的心智和思考能力不是天生就有,而是要慢慢学习获得的。谁能指望一群十几岁的、在现实中还没有学会社会规则、没有任何文化概念的孩子,上网玩游戏之后突然就变得彬彬有礼、乐于理性思考,用心感受游戏的乐趣?
这些事大多数人要到快30岁才能完全明白,但很少有人一辈子明白不了这些道理。就算我的父母完全不玩游戏,每次我跟他们讲解《异域镇魂曲》的剧情,他们仍然会觉得“这个故事写得挺好的”,我给我的高一表弟说起“异域”的主旨,他只是觉得很复杂,听不懂。难道完全不理解游戏的老一代会比玩手游长大的孩子们更能理解游戏的美感吗?很多事情可能和时代无关,就只是单纯的年龄问题罢了。对刚刚接触网络、游戏新世界的孩子们肆意嘲讽“一代不如一代”,只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古董的不友好和恶意,加剧矛盾和不理解罢了。
不过情况可能没有我们童年时那么好。当年我能看到最差的文化产品无非也就是托名“金庸新”的糟糕武侠小说和刚刚兴起的网络小说,而玩到最差的游戏——我还真想不起来当时有什么真正算得上“粗制滥造”的游戏了,小时候的游戏即使剥去了“美好童年”的煽情光环,似乎也算是符合当时游戏发展水平的精品了。
现在又怎样呢?国内玩家能接触到的优秀单机寥寥无几,大部分新兴玩家还是在使用手机玩游戏,而手游平台的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市面上大量的手机游戏即使从最好的角度上揣测,也给不了玩家什么美好的体验,它们无非是挑逗人的浅显欲望,让人们持续为之付费。手游市场上充斥着“继续下沉”的论调,向下走!向下看!低一点,再低一点!小孩哪儿懂什么游戏内涵、游戏文化,只要给他们简单的荷尔蒙刺激就好了。
从商人逐利的角度而言这无可厚非,但长期沉浸于这种游戏或者说文化氛围下,成长本身会不会被阻碍?会不会玩多了不需要思考的游戏后,对其他难度稍大、需要动动脑子的游戏都变得无法接受了呢?现在业界很警惕于“游戏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的这种说法,但我觉得一味否定也没有意义,既然游戏确实已经借助手机成了孩子们生活、娱乐的中心,那就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力,乃至承担一定的责任。
国产大厂们虽然在老一代玩家口中风评不好,但它现在确实在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不管是看起来“求生欲很强”的正能量历史文化产业,还是几乎注定没什么商业前景的诸多功能游戏,不管动机是什么,也算是做了一些好事。不说社会责任这么大而空泛的词,至少游戏厂商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游戏确实要对孩子们负责”这一朴素的观点(当然,什么才叫负责,有微妙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的定义,这个我们暂且不谈)。
毕竟,我十几岁奉村上春树为人生导师(我不是说村上春树有哪里不好),到了20多岁只会觉得有些尴尬,要是我发现自己十几岁的偶像是唐家三少,可能就直接羞愤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