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看50岁阿姨玩“魂”

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是相通的。

编辑陈静2023年11月01日 18时00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样,不仅喜欢玩“受苦”游戏,也喜欢看别人玩“受苦”游戏。这当然不完全出于幸灾乐祸的心理(坦诚地说,幸灾乐祸的确占了一部分),还有一些同仇敌忾的感情——网络一线牵,相逢就是缘,哪怕没有相逢,至少也是打过同一个Boss的交情了。

前段时间,我在出差途中看了不少“魂”系游戏的游玩视频。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B站Up主发布的“老妈の黑魂冒险”系列视频,顾名思义,主要内容是一位50岁的母亲玩《黑暗之魂3》的实况剪辑。每一期都不长,只有10来分钟,但能看得出背后的素材量相当“丰厚”,从视频标题就能窥豹一斑——吸引我的注意力、让我一口气看完的那一期,名字就叫做《死了170多次后,老妈终于打过了古达》……

这位阿姨非常有毅力,Up主的“点评”也很幽默

长辈玩主机游戏,操作是第一道门槛。这位母亲也不例外。根据Up主的描述,她其实是玩过其他游戏的,比如《生化危机4:重制版》,但到了《黑暗之魂3》,显然还需要从头学起:前进、后退、奔跑、转换视角、攻击、防御、锁定,许多对于玩家来说司空见惯的操作,纯新手学起来难免磕磕绊绊。

事实上,这位母亲之所以尝试了171次才打过开局普通古达,不熟悉锁定、判断不准距离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而这些操作正是玩家们经历过许多游戏之后养成的“肌肉记忆”,能否完全适应,一靠游戏天赋,二靠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角度看,171次这个数字甚至不算太多。

更重要的是,她玩《黑暗之魂3》的过程也勾起了我对游戏初心的回忆。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很多场合下,从一件事物中获取最多快乐的时候就是刚刚接触它、开始学习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它带来的每一次体验都是崭新的、前所未见的,敦促人们迫不及待地进行下一步,挑战下一次。等到彻底熟悉它之后,我们的快乐阈值反而会变高。

游戏也是如此。当我内心毫无波澜地白金一个又一个游戏,并写下一些或赞美、或批评、或说怪话的评论时,我偶尔也会想到多年以前第一次拿起手柄时的那个场景——虽然这么说有点儿矫情,但它不仅意味着回忆,还意味着一种让人发自内心喜爱某件事物的开端。时至今日,我当然还喜欢游戏(而且会喜欢很久),但我也承认这种喜欢已经远远不像当年那么单纯。

当然,假如把目光放回“母亲玩游戏”上,我也觉得,一个长辈的游戏生涯是不是应该从“魂”系列开始,这件事还是值得商榷的……

“冰狗”这样的Boss,阿姨2次就过了

但不论如何,我都希望“玩游戏的母亲”越来越多。为了给退休的长辈消磨时间也好,为了流量也罢,这件事展现出的都是长辈对游戏的包容态度和两代人之间的良性沟通。在我年轻时,我的同辈人之间经常说的话是“等我们长大就好了”,这既反映了当时环境对游戏的态度极其苛刻,又意味着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非常困难。时至今日,虽然游戏在许多时候仍然要背上许多不该背的锅,但我们与长辈、我们与下一辈之间的交流还是变多了。面对游戏、动漫以及大部分年轻人的爱好时,长辈们的态度从喊打喊杀、粗暴拒绝到“虽不懂,但尊重”的转变也相当明显。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

在《死了170多次后,老妈终于打过了古达》的结尾,母亲兴高采烈地欢呼:“终于过了!给儿子报告一个好消息!”——她的儿子并没有一直“观战”,也没有给她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她却在游戏里坚持了很久,直到完成这个对于新手玩家来说过于困难的挑战。我相信,在这一刻,我们的情感是相通的——不论年龄、经历或其他种种,优秀的游戏带给了我们相似的快乐。

0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