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可梦真可爱,成年人真贼。
最近,《宝可梦Sleep》(以下简称《Sleep》)迎来了上线一周年。这款通过追踪玩家睡眠数据,从而培养、捕捉宝可梦的游戏商业成绩不错。据第三方机构App Magic估计,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9800万,首年收入约为1亿美元。
和《宝可梦Go》不一样,《Sleep》里可没有PvP或PvE,战斗、排名等元素也一概没有。比起游戏,它更像是一款有游戏化元素的生活记录软件。正因如此,它能取得1亿美元收入,充分说明了广大群众对宝可梦的喜爱。
我玩《Sleep》最初的原因是想通过它记录睡眠,我是一个对数字化、量化生活日常行为有点兴趣的人,此前也买过其他睡眠记录设备。《Sleep》又能记录又能玩,岂不是一举两得。
《Sleep》提供了两种记录方式:手机,或者专门的外设宝可梦Go Plus+。游戏一上线,我先用手机试了试记录睡眠,结果没想到宝可梦公司的开发水平不仅在主机上相当“凑合”,移动端也没能迈入前列。用手机记录耗电极高,应用说明还特意建议用户不要锁屏,还要放在枕头附近。这就导致我不得不一边充电一边记录,手机烫成暖手宝。
无奈之下,我买了Go Plus+这个外设,专门用来记录睡眠。外设比手机好用,按下按钮开始记录,就有皮卡丘“皮卡皮卡”地唱催眠曲给玩家听,醒来再按一下结束,还有五颜六色的闪光。这个设计想必是为了吸引小朋友,但我一个30多岁的成年人也挺喜欢。
《Sleep》的核心玩法围绕着监测到的玩家睡眠情况展开。睡得多,得分就高,睡眠深浅则会对应遇到的不同宝可梦。无论是外设还是手机,都是靠陀螺仪数据监测震动,进而通过算法估计睡眠情况。
这就给玩家留下了巨大的“作弊”空间。Go Plus+外设到手第一天,我就想能不能放在床头柜上,结果这种简单作弊方式官方早有应对——几小时内如果完全没有监测到一点震动,设备会自动显示睡眠结束。后来,我的作弊方式是在设定的开始睡觉时间长按开始记录,但并不躺下睡觉,这样一来就能获得游戏中“按时睡觉”的奖励,也能记录更长的睡眠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点数。但偶尔会有猫跳上床跑酷,破坏了“假睡”,导致记录的入睡时间延后,睡眠时长变短。
一套操作下来,我当初想要记录真实睡眠的想法已经被“想要获得游戏中的奖励”粉碎。在记录里,我每天晚上11点半睡觉,早上10点起床,睡足10小时,得100分满分,一周七天几乎天天如此(实际情况则大不相同)。正当我沾沾自喜时,同样也玩这个游戏的熊宇老师向我展示了核心玩家的“假睡”水平,让我目瞪口呆。
分析每天的睡眠结果之后,玩家们摸索出了游戏对睡眠类型的判定规则,3种睡眠类型可通过把监测设备(手机或外设)放置在距离枕头近、中、远3种距离实现自由操控。更有玩家开发制作出了全自动“假睡”设备,用接了震动器的单片机控制震动间隔,实现了人不在家也能睡到100分的效果。
好在游戏并没有什么排行榜或者对战,玩家自己睡觉培养自己的宝可梦,他人怎样无需在意。所以特别硬核的“假睡”玩家对游戏氛围或公平性毫无影响,要不要作弊全看个人好恶。
《Sleep》的设计初衷,我猜是帮助父母哄小朋友睡觉,早睡、按时睡就能有厉害的宝可梦出现。心地尚纯的小朋友可能真的会乖乖听话,但大人总免不了玩些花活。不过,某种意义上说,“宝可梦”系列向来是为小朋友设计,被成年人玩爆,因此,《Sleep》被玩家花式假睡,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