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没站相,坐没坐相。
“曾经,我拥有一副健康的身躯,但没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虽说失去健康可能略显夸张了,但这句话的确道出了打工人在工作几年后的普遍心声。
小时候,家长和老师时常教导我们,“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大学之前,在外界的约束下,我的坐姿还算端正,但自从大学之后,缺少管束的人很难忍住不放飞自我,反映到坐姿上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在椅子上蹲着、躺着、跷二郎腿,主打一个先爽了再说,管他几年后洪水滔天。
类似的心态和行为是普遍的,当我把上面这张图发到一个行业群里时,群友纷纷表示:“你是不是在我工位上装监控了?”更有甚者,说他不仅在工位上这样,开会时也这样;还有从业者自创了一套“横向二郎腿”坐法——“葛优瘫+横向二郎腿”,看人是斜着看的,以至于领导都觉得:“你这样是不是太拽了?”
身强力壮时,人们会天真地以为,不论怎么造最多也就导致一时的疼痛,不会损害长久的健康。但时间一长,种种亚健康状况开始逐渐显现,从尾椎到腰椎、再到颈椎,不舒服、疼痛的感觉开始滋生和蔓延。不局限于打工人,不少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已经落下了病根,我身边就有朋友在读研期间,一度难受到需要靠定期按摩“续命”。
我在北京时曾去看过几次很贵的正骨医生,治疗效果的确立竿见影,但某种意义上健康的状态是个消耗品,哪怕调整好了平时稍不注意又会反弹,如果高频做正骨治疗的话,基本等于是在给医生打工了,我那可怜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撑。
于是,我不得不在其他方面寻求一些解决办法。首先是人体工学椅,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办公的人来说,一把好椅子真的很重要,早年间我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一次雅思考试时体验到了赫曼米勒的人体工学椅,令考试期间的久坐完全不构成额外负担。在那之后我前后折腾着换过几把椅子,目前对1款有自适应腰托的椅子十分满意。
对于游戏媒体编辑而言,除了伏案写作,玩游戏同样也是工作的一部分。玩游戏的场景千奇百怪,手游、PC端游、主机游戏不仅在硬件设备上各不相同,游玩时的姿势也会有很大差别,比如,在电视机前玩主机游戏其实很难找到合适的坐姿——一方面是因为玩游戏时坐得离电视近一些会更加舒服,另一方面,有些人在用手柄玩游戏时倾向于身体前倾,用这个姿势坐沙发并不舒服。
不夸张地说,别扭的姿势以及游玩时的疲惫感,会很影响玩游戏的体验和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最近买了一张专门为手柄游戏设计的椅子,无论是躺着玩还是前倾坐着玩主机游戏都很舒服,不仅如此,躺着玩手游的感觉也很不错。
当然,坐得更舒服并不能完全解决身体亚健康的问题,多运动才更有利于保持健康。有研究显示,久坐超过90分钟就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压力,建议平时每隔30分钟离开座位走动走动,起身喝杯水、走几步都是很不错的调节。
上周,《黑神话:悟空》的艺术展上,游科在白墙上写了一句话:“人生不止游戏,切记保重身体。”确实,也只有更健康的身体,才能在更长的时间里玩更多的游戏,干更多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