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每晚为您盘点与游戏相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另外,今天你放过半天假吗?
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上小学前——一直有一个从没问过大人但自己很奇怪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些老人的话很少?
我自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既然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每个人一生能说的话也是有限的,那些变得特别沉默在路边一坐就是一下午的老人,一定是在年轻的时候挥霍无度说了太多太多的话。
为了让我今后老了后不至于这样,当时的我刻意让自己说话少一点。
当然,和其他人一样,这些郁结在心底没问过其他任何人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类似的问题还包括——小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怎么可能有一天会不爱看动画片呢?我一定会一辈子只要有任何动画片都会看得津津有味;还有,我怎么能让还没到来的时间能像已经过去的时间那样变得毫无踪迹、以使我尽早越过那些无比乏味伪善的上课时光?
我也不太确定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么一段话,但总之,我觉得人在青年时可能是自我内心问题非常少的一个时期,因为在青年时,人有能力、有判断、有权力(广义的权力包括消费和爱情)并且有一大堆的现实情况需要一件件去处理,没有问自己太多问题的必要。
“青年”也不止是一个对人的年龄段的统称,也是一种希望、一种精神、一种和打破旧有常规的可能性。而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触乐都是年轻的。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列了一个问题问到了我触的每一个同事,这个问题是——您觉得哪一件事或者现象,是代表着一个人的“青年”的特质或者说精神已经丧失了?
下面是我的同仁们的回答,说真的,我觉得句句都是真理,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想法?
高洋:回到家族的生活圈。
或闪:对大多数东西和事物都形成了刻板印象。
李先羽:呃……熬不了夜了?
楼潇添:可能是不把愤怒表现出来了。
梅林粉杖:我觉得,是再也熬不起夜?
世界:不再玩游戏了……特别是那种正儿八经的游戏。
塔布:参加公务员考试……(是不是太黑了?)
吴寒雪:不再热血吧,青年在我心里是会为一件事冲动的时期。不再“青年”大概就是不再冲动和凭借意气做事,而会理智的考虑得失,计算代价然后再行动。
小罗:不想改变社会。
杨婧:我觉得是“放弃思考”,对外界的信息、立场、事件等不加思考地接受,或者不接受。
鱼晏:凡事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才会行动。
祝佳音:对新事物失去兴趣了。
周思冲:丧失对道德的追求。
哦,这个排序是按拼音来的。不过周老师还额外多解释了几句,他说:
丧失对道德的追求,就意味着人开始相信“都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把道德上的体面看做“装”,随时把“占据道德制高点”一类酸话挂在嘴边……总之,犬儒化。最典型的就是对郭敬明的评价。我见过太多人,对郭敬明的评价随着他越来越成功逐渐改变。从“抄袭该死”到“好像不是抄袭得特别狠”到“创意行业借鉴很常见”到“成功者不拘小节”到“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很佩服他”。
我对这段话还是心有戚戚,因为毕竟我也还年轻。
最后,尽管前面说到“青年”不仅仅是一个年龄段的限定,我还是很好奇到底这个年龄段到底是怎样的?我觉得中国过去传统的划分法很好——从弱冠到而立之年,10年时间被称为青年,之后依次是壮年、中年、老年。
我们国家的共青团章程第一条对团员的年龄也作出明确规定:团员年龄需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
不过国家有时颁发一些青年标兵奖章、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劳模等荣誉称号时,为什么有一些30、40岁的人当选呢?比如“棋圣”聂卫平1990年当选第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时已经38岁了,这怎么算?
后来,我又听说,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说是14到44岁之间都算青年。我为这个测定的成果感到非常高兴,直到我的同事们给我看了这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