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一周评论精选(Issue 34)

最近读者老爷们认领游戏的积极性似乎都不太高,难道是想玩的游戏已经都玩得差不多了选无可选吗?还是对于国内的山寨侵权现象已经绝望了呢……

编辑李先羽2015年01月18日 10时00分

上周获得优秀评论的大西瓜焚岚选择了《八十天》,而另外几位获奖的读者老爷又是没有现身。最近读者老爷们认领游戏的积极性似乎都不太高,难道是想玩的游戏已经都玩得差不多了选无可选吗……(哭)

2014072907-2-009

最近我们的微信公众号(chuappgame)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只要发送任意作者的名字,就能收到该作者的文章列表以及一小段介绍。希望这个小小的功能可以让读者老爷们更加了解触乐。此外您也可以通过微信来表达您对某篇文章或某位作者的吐槽喜爱(您的一句夸赞或许就能给某位编辑的午饭加上一个鸡腿),如果您对触乐的成员有较为长期和深入的了解,说不定还能在微信公众号中发现一些特别的彩蛋哦。

本期评论精选的奖项设置不变:在所有评论中评出一条“最佳评论奖”和3条“优秀评论奖”。各奖项得主请通过QQ群(群号:169728477)与我们取得联系,最佳评论奖得主将获得50元以下正版iOS游戏一款(请根据自己喜好任选,下同),优秀评论奖得主将各获得30元以下正版iOS游戏一款。

那么本期评论精选正式开始!

 

绯红KING 评论了文章《〈Spinnner〉:带你转到头晕目眩的小游戏》

专门给小彩旗设计的游戏吗……
201501151421294650
为什么图中的歪果仁转起来依然这么帅,我转起来就那么狰狞呢……

Delia:实际上我想强烈推荐一下这款《Spinnner》,因为我对那天中午biubiu老师站在办公室中央举着iPad疯狂原地转圈的样子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

 

瘦荀 评论了文章《惨遭黑卡充值,畅游主动下架美国区〈天龙八部3D〉》

北美区黑卡,算是一个老大难吧。(有信用卡的地方,黑卡都是老大难……捂脸)

我说一个另外的“退款”,这个情况比黑卡好点,主要发生的原因是两地消费理念上的差异。你在中国购物,不会有什么“无条件退款”的信用卡条款,而在北美这样的市场就不一样,渠道商本身习惯于给用户更舒服的购物体验,所以消费者习惯了退款。而只有中国运营商吃过亏他才会知道,这特么也是坑。(其实韩国等地也有,只不过大家可以用另外的方式绕过去)

利用退款也好,利用黑卡也好,反正都是钻空子占便宜,小点说叫合理利用规则,大一点算犯罪,作为玩家,少碰为妙;作为运营商,多长心眼。你们继续玩,我去看视频了。

Delia:美剧里经常能看到女主角穿了一件漂亮裙子,然后在去参加聚会之前说“别弄脏了,我回来还得去退掉”(我说的才不是《破产姐妹》呢)。我还听说在美国,超市里买的东西也是一样可以无条件退货,于是就真的有人买一瓶可乐,喝光,然后拿回去说“不好喝,退货”……这种购物体验想想也是觉得特别棒呢。

 

本周优秀评论

请叫我红楼SAMA 评论了文章 《可能是目前最有手感的2D格斗游戏:〈苍翼之刃〉测试小记》

首先作为一个苍翼老玩家(从BBCT上手,一路玩过BBCS,BBCS2,BBCSE,BBCP 5部作品)的角度来说,我是比较希望能在手机上玩到苍翼的游戏的,抛弃1V1格斗的路子走横版过关也是没问题的,毕竟在此之前ARC自己就把GGXX系列做过一个横版过关的游戏。但是啊,但是......就算是那个游戏也好歹是自己做了新的无缝地图和各种怪物BOSS,虽然比较无聊但也不失为一个合格的游戏,至于《苍翼之刃》,我只能说,看看第一张图上原版的人物RAGNA和NOEL,再对比下右边那两个举着莫名其妙的剑还劈着跨站的人物,明眼人真的看不出来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人设和动作水平?我也实际玩过这游戏,原版的人物招式华丽,动作流畅,而姜磊你们团队自己做的人物放进去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游戏里的角色?人物我解过包,原来的角色每个人就有不到1000帧的逐帧图你们直接拿来用了,确实原汁原味了,地图和UI呢?改个地图长一点的正常一点的横版游戏很难么?UI方面设计一下不行么?非要用原来1V1对战的UI,明明敌人都不是1个人了。整体玩下来,人物、UI、战斗地图、立绘,全是ARC的,表现确实精美,剩下的部分,你们自己做的敌人,还有那个粗糙的主界面(我说的就是那个模拟经营还能解锁建筑物的地方)放上去你们不觉得脸红么?把一个9分的作品跟一些3分的作品掺杂在一起博人眼球很厉害么? 我支持你们让苍翼手游化的行为,但拜托有些诚意,不要毁了这个系列吧。

《苍翼之刃》战斗演示

Delia:在一片叫好声中,这位读者老爷非常尖锐地提出了一些《苍翼之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之后与芥川龙之介老爷的讨论也非常精彩。也许正因为是《苍翼默示录》的老玩家,对游戏很有感情,所以才会对手游版的《苍翼之刃》有着更高的标准和期待。实际上在测试中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开发团队的满满诚意,不过对于玩家们来说,仅仅有诚意还是不够的,希望《苍翼之刃》最终的正式版本能够更加完美吧。

 

关佳琦 评论了文章《山寨与侵权仍是新一年的主要生产力》

“当你去反抗一个错误的东西,却发现连群众基础都没有”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感觉可以展开研究。建议触乐能深入研究下中日美各国玩家对于山寨、侵权、抄袭、套IP等种种我们认为错误的现象的态度,多少玩家在意/不在意?在意到什么程度?多少玩家能接受/不能接受?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接受的玩家对于游戏本身素质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这些错误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对玩家选择游戏带来多大影响?当游戏本身素质达到什么程度时玩家的态度会有变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不能接受但被其他要素吸引留下继续玩的玩家有多少?吸引他们的是什么其他要素?

好吧我知道想研究出这些东西太难了……其实概括起来我主要就是想知道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在意而玩家其实不在意的(不止是山寨侵权等各种现象,包括游戏设计中、市场营销中,相信都存在着我们在意而玩家其实不在意的东西)?玩家选择玩一款手游并留下来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顺便一提,之前苹果1人民币定价开始时我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满乐观的,觉得既然美国搞1美元定价没问题那国内搞1人民币定价也没问题,现在看来真是图样图森破,国内厂商对于“用除了做好游戏之外的各种方法干涉榜单排名”的热衷之高让人汗颜,有任何空子都会被钻,我现在已经不相信苹果能通过对算法的调整来干掉刷榜和积分墙了,实在是道高一尺魔高十丈……不知道苹果的员工有没有被中国厂商人员的智慧碾压的感觉……

Delia:您的一连串提问真是咄咄逼人引人深思,也是一个很棒的选题。我也很想探究一下那些明知道《Threes!》的存在却一直在玩《2048》的、玩了几章《纪念碑谷》之后又重新打开了《糖果传奇》的玩家对于游戏的看法,只是恐怕探究下来的结果会让那些真正想做好游戏的开发者们伤心吧,如果“真正想做好游戏的开发者”还确实存在的话……

 

jefuty 评论了文章《日本玩家对于游戏的付费习惯,以及付费体验是什么样的?》

偶像文化下,相比恋爱因素,粉丝的心态更多的是“与她一同成长”或者说是“看着偶像成长”来作为核心。不知您有没有玩过偶像大师的游戏,游戏中偶像最终的目标是成为顶级偶像,并且玩家在游戏中的身份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帮助者和计入者存在。这在动画中也是可以体现出来的,除了miki对p的感情可能是“爱慕”,大部分的偶像对制作人的感情更多的是“信赖”或者是“作为家人的存在”。因此来说,虽然不排除抱着“我要和偶像谈恋爱”这样心态的人,但偶像文化下的粉丝注重的是看着偶像成长的经历。

这样的心态,同样可以在AKB系列,以及许多日本地下偶像的支持者中能够体现出来。AKB的粉丝们支持自己的偶像,也都是抱着“让我在意的人成功“,虽然说有和AKB谈恋爱的游戏,但那个毕竟相当边缘化,和主流的偶像文化还是差别比较大的。

而《LoveLive!》的话又是另外一种比较新兴的情况了,引用一个说法就是“与其和里面的小姑娘谈恋爱,我更想看里面的小姑娘互相谈恋爱啊!”。而事实上在《LoveLive!》的推广中,声优们之间的互动是一直是比较重头的一块。从广播剧到各种节目,更多的都是声优们之间的互动,因此《LoveLive!》的爱好者们很多fan的声优而不单单是角色。另一方面,《LoveLive!》的SID(school idol dairy)里,也把《LoveLive!》的小姑娘们之间的故事。认识的小姑娘们不少也是被《LoveLive!》的小姑娘们之间的互动弄得不要不要的,并且大家津津乐道的也是各种CP。而在比较深度的氪金用户中,在意的反倒更多是新卡好不好看这样的因素。因此我觉得“玩这游戏特别是在这游戏上氪金的死宅们多少是抱有和萌妹子恋爱的YY心理吧”这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或许换成“玩这游戏特别是在这游戏上氪金的死宅们多少是抱有看萌妹子们恋爱的YY心理吧”这样更说得通。

因此总体而言,偶像文化下的粉丝心态更多的是作为旁观者和支持者,对偶像的成长的支持(像玩养成游戏一样)。而自身带入进去的心理,反倒是不多的。

个人浅见,也请诸位老爷指正。

f703738da9773912727cf58efa198618377ae283
嗯,妹子们还真是萌萌哒……(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指出)

Delia:其实这篇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恋爱游戏,可是不知怎的评论区里面就开始聊起了这些呀。虽然我不太懂二次元,也不太懂《LoveLive!》这款游戏,但这番评论看上去获得了其他读者的认可,应该是很厉害的吧……二次元的世界真是奇妙呀……

 

本周最佳评论

介川龙之介 评论了文章《山寨与侵权仍是新一年的主要生产力》

打开电视,看看新闻(最好是地方台),看看身边发生的奇葩事奇葩人,也许就会淡定很多!在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制造上,侵权与山寨就从没停止过,吃穿住用行,哪样没假?这还是国家有明确法律保护的。游戏也只是知识产权法里面微不足道的一个知识点吧,考试估计连选择题都配不上的那种,而且游戏本身从来都有争议。

有些人为了赚钱,命都可以不要,游戏侵权山寨,无非罚点钱,和剥夺自由甚至生命比起来,算什么?

在法律比较健全的美国,目前都阻止不了游戏侵权与山寨,天朝和美国的差距多少年?中国现在连食品安全都搞不定,有空搭理注知识产权的一个小分支?

还有一点要补充,手游是暴利行业,随便一个股票沾点手游概念,就能拉几个涨停。希望出售或者融资的CP,不管利润如何,总要多做几款撑下场面,卖公司的时候,不能只做了一款游戏吧?

而怎么做游戏最效率,最稳妥.……嗯。

201501151421311995
“老爹店糕店”是什么鬼啦!

Delia:谈起游戏的版权保护,总是让人愤怒又无奈。虽然已经有很多山寨侵权的游戏被告上了法庭,可是最后除了游戏下架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太严重的惩罚。而另一方面,很多厂商手握正版IP,最后推出的却是一些明显是敷衍了事的作品,比起那些认认真真做“高品质”“微创新”的作品,孰优孰劣恐怕也很难说吧。

0

编辑 李先羽

lixianyu@chuapp.com

Go make some new disaster. That's what I'm counting on.

查看更多李先羽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