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拿下最佳影片,这些调查报道你不应错过

《聚焦》讲述了《波士顿环球报》的编辑和记者披露美国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电影所收获的赞誉,也正是事件报道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选择了8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报道呈献给读者,因为有价值的报道——“不易碎”。

读者陈祺2016年02月29日 18时21分

北京时间2月29日,《聚焦》(Spotlight)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它击败了已经拿下最佳导演及男主角的大热影片《荒野猎人》,这样的结果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电影根据《波士顿环球报》中一篇新闻改编,以美国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的丑闻为背景,还原了几位记者调查、采访、取证、报道事件真相的过程。

“真实”是这部影片打动我的地方,它没有树立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高举新闻理想、情怀,只是专业地讲述一个发生在报纸编辑部的普通事件。电影目前所收获的赞誉,也正是事件报道的魅力所在。

而事件报道也是我们经常涉及的日常选题。今天,我们选择了8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报道,以时间倒序排列呈献给读者,我们相信有价值的报道不会因时间变化而褪色。

双生:《我叫MT3》和《神雕侠侣》的隐秘关系

1月28日,乐动卓越旗下的著名游戏作品《我叫MT3》开启测试。参与内测的玩家发现,游戏从玩法,到系统,到UI排列,甚至到首充活动赠送的物品,《我叫MT3》都与网易王牌产品《梦幻西游》手游版毫无区别。

上图为《梦幻西游》,下图为《我叫MT》,后者仿佛前者在艾泽拉斯位面的忠实映射
上图为《梦幻西游》,下图为《我叫MT3》,后者仿佛前者在艾泽拉斯位面的忠实映射

而《我叫MT3》的尴尬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那些。触乐得到消息称,作为目前手游领域最赚钱的IP之一、著名游戏公司的重磅之作,《我叫MT3》的游戏包体中出现了大量来自其他游戏的资源文件。

双生:《我叫MT3》和《神雕侠侣》的隐秘关系

为什么苹果付费榜的人肉刷榜行为愈演愈烈?

记者生铁在回访独立开发者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苹果商店中国区的付费榜在近几个月来产生了一些越来越显著的变化。

短短几个月时间,付费榜排名的同样位置所需要的人数增加了这么多,是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了吗?答案当然是和刷榜有关。

苹果付费榜价格变化图
苹果付费榜价格变化图

在文章中,作者为读者呈现出付费榜单背后的一整套的”刷榜生态系统“,人肉刷榜组织、刷帮公司、手游运营商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苹果商店的层层规定下,这种联系有愈加紧密的趋势,一切显得越来越常态化。

为什么苹果付费榜的人肉刷榜行为愈演愈烈?

自从游戏里来了中国人

一位中国大R玩家,在国外游戏《Vega Conflict》的账号被误封,原因是游戏内一句被翻译器误翻的回复。一场中外玩家的较量被封号事件点燃,迅速占据与游戏相关的社交网络。

国外玩家的举报截图
国外玩家的举报截图

我们采访了20位玩家,包括当事人,社区KOL、官方发言人,浏览了几乎所有的事件讨论帖,以期还原事件全貌,平衡报道呈现各方声音。当我深入事件背后,才发现这是一种观念的冲突与对峙,一次中国玩家和外国玩家的较量。

自从游戏里来了中国人

被偷走的22万账号:苹果商店后台盗刷事件调查

2015年7月初,第一次大规模盗刷事件爆发,大量iPhone用户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下载App;7月17——7月20日,第二次大规模盗刷事件爆发。“盗刷”直接关乎到每一位iPhone用户的信息安全,一时甚嚣尘上。

搜索结果日期集中在7月20日前后
搜索结果日期集中在7月20日前后

而盗刷涉及的相关方之多极大增加了事件分析的复杂程度。我们由后台盗刷反推原因,用户操作的每一环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从越狱开始,安装第三方的Cydia插件,安装手机助手,安装各种“帮助软件”,任何一步都可能成为盗刷的真凶。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某抢红包助手插件通过后台收集用户iCloud用户账号、密码行为,此行为被认为与“盗刷”事件有紧密的联系。我们还联系到最早发现此漏洞的技术工程师“i_82”,通过他的讲解,对“盗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被偷走的22万账号:苹果商店后台盗刷事件调查

维权之路:《全民魔兽》停止运营后的玩家们

2015年3月9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颁布禁令,要求游戏《全民魔兽》立即停止发行及运营。3月14日0点,《全民魔兽》服务器关闭,从此刻开始,这款游戏的玩家们不得不踏上维权之路。

《全民魔兽》的关服通知,两个QQ群是官方给出的唯一交流渠道
《全民魔兽》的关服通知,两个QQ群是官方给出的唯一交流渠道

他们创建了一个维权群,一百多位《全民魔兽》的玩家聚集在群里,互相交流自己的维权进展。我们进入到玩家群中,听到处于风暴中心玩家的声音,记录着他们在维权之路上所做的尝试。

他们渐渐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体”而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内部有自己的条例、自己的运行规范和自己的规则,他们也是系统中的一部分,渺小的一部分。

维权之路:《全民魔兽》停止运营后的玩家们

触乐独家:揭秘愈演愈烈的苹果“做号退款”生态圈

每天,苹果客服都会收到来自国内的成千上万笔的退款申请,但在这些退款申请中的大部分并不是玩家的正常退款行为,而是一条有组织、能自发循环的交易链条。

huhu
QQ群中的喊单与接单

在这条环环相扣的交易链条中,有玩家、淘宝代充服务卖家、职业退款人、职业做号人,甚至一些卖苹果设备的店铺也都卷入其中,并出现了成规模的工作室和团队运作。愈演愈烈的交易链维持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秘而不宣地运作。

如果没有人指导,你可能很难理解这个圈子的运行方式。我们找到了一位“师傅”,潜伏到“做号退款”的生态系统中,将隐匿的现场还原给所有普通玩家。

触乐独家:揭秘愈演愈烈的苹果“做号退款”生态圈

刷榜风云录:2011-2013

又是一篇与“刷榜”相关的文章。“刷榜”在App Store 中国区市场上愈演愈烈,有人因它获得成功,也有人因它黯然离场。这篇文章讲述了四位与“刷榜”相关的从业者故事。

画面上的人用亲切的笑容和斩钉截铁的语气,试图打消客户的疑虑
画面上的人用亲切的笑容和斩钉截铁的语气,试图打消客户的疑虑

在文章最后,2014年,“刷榜”之风被遏制,故事的4位主角结局不尽相同,有的人退出“刷榜”圈,转做“积分墙”业务,有的人摇身变成小公司的市场总监:有的人则说:“总有人想出新的灰色手段,你不想用,但不用就活不下去。”

现在来看,他说中了。刷榜从未停歇、而且正在升级。

刷榜风云录:2011-2013

成都育碧声明的真实内幕:手游圈骗子还是成功瘾患者?

2014年9月1日下午,成都育碧公司发出一封400多字的官方声明,澄清一个叫“张文某”的人在育碧成都分公司的履历,以及澄清此人“从来没有担任过育碧成都的美术总监”,并且声明“若发生因张文某的行为造成第三方任何损失的,育碧成都依法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张文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通过查找资料及多方采访,我们发现了他以及其他两人个人经历的诸多疑点;当我们希望与当事人求证时,对方始终没有就这些问题做出回复,我们只能用过侧面采访尽可能的接近事情真相,这也为文章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正如文章中最后一句话所说:“发生在成都的这些事情,或许也不过是手游行业过热发展这一时代大剧中的小小的荒诞一幕而已。”

成都育碧声明的真实内幕:手游圈骗子还是成功瘾患者?

0

读者 陈祺

593899649@qq.com

赞美兔兔!

查看更多陈祺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