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才不是“艹猫”呢!
最近我报了个为期一年半的日语班,偏重口语的那种。
我大概十几年前就口口声声说要学日语。最开始是因为想看懂游戏《大神》的剧情对话,后来是因为想买不含中文字幕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日版限定DVD,再后来,歌手椎名林檎那些费解的日文歌词、作家京极夏彦还未推出中文版的新作、各种啃不动又没人做的冷门影视剧生肉、文本量惊人却苦等汉化不得的新老游戏……都曾“敦促”我学习,但我每次都在“收集学习资料”的准备工作中止步——直到去年我入了《大神绝景版》的PS4豪华限定,我发现自己仍停留在“想看懂其中对话”的初级阶段——当时我的心理活动大约用几句歌词就能完美概括:“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
怪的是,今年我突然又想学了,还百年不遇地真正有了行动,我大约用3天时间就背完了过去十几年都没背下来的五十音——不是因为哪个歌手、作家或偶像,也不是为了某部剧、某个DVD套装或某个游戏,甚至我发现自己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其实不大,对日本这个国家乃至人民也没有任何特殊感情,单纯只是因为“想学了”而已。最终我放弃寻求原因,决定顺其自然。
会聊到这个,是因为我最近看到的一条微博。有人在Switch上游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NEKOPARA》时,意外发现选项中可以设置“主语言”和“副语言”,换言之,游戏是可以在“双语字幕”的环境下游玩的。“这个语言学习软件不错,有双语字幕,下面的副语言可选日语、英语、繁体中文。 ”微博主最终从学习层面,给予这款游戏以高度评价……大概吧。
这条微博让我萌生了奇怪的好奇心:到底有多少游戏做了这样的双语字幕功能?它们做这个功能的出发点是什么?——大约我也的确想从中发掘一款真正能帮助我学外语的游戏。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些。这里我决定给它们简单分个类。
第一类,大概是出于正经的“教育目的”,比如说《日本之旅2016》(Go! Go! Nippon! 2016)—— 不正经的比如《NEKOPARA》以及同类型的《Karakara》,这里就不提了。这可不是我的主观臆断,毕竟发行商MangaGamer在Steam页面中,专门给这款游戏开了个“Educational”类别。
我稍微扫了下Steam页面的评价,有位叫“aria06”的玩家已经总结得非常好:“……基本上还是个以旅游为主,恋爱为辅的游戏,里面很详细地介绍了去各个景点怎么坐车,门票多少钱,吃东西和买纪念品会花多少钱等等实用的信息,还自带输入汇率,可以帮你把日元的价格转换成本国货币,每到一个景点还有谷歌地图的链接,作为旅游手册功能已经很齐备了……”
看,是不是很寓教于乐?可惜它没有日文语音,不符合我想练习“说”口语的需求——默默地无视掉有语音的《NEKOPARA》,对,就是这么任性。
第二类,是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定义为“游戏”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夜班》(Late Shift)。尽管在Steam和各主机平台均有销售,但官方对这款作品的定义是“The world's first cinematic interactive movie”,即“交互式电影”而非“游戏”。
它采用真人实景,完全当作电影来拍,只是基于不同选择分支会拍摄不同版本的情节内容。而作为一部电影,《夜班》也正儿八经地在电影节和某些电影院上映过,只不过面对选项时,由观众现场投票来决定剧情的走向——既然是电影,那么有双语字幕也再正常不过了。
第三类,就是官方其实并未提供,但民间汉化组将它本地化成了“双语版”。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方公园:真理之杖》《传送门2》《质量效应3》和《质量效应:仙女座》。
在游戏中实现“双语字幕”,其实并不算轻松的活计,文本框的限制和文字排版都不像“在文本文档里添加一段话”这么简单,在我之前接触过的汉化游戏中,就有一款碍于编辑工具限制,本地化小组不得不逐字逐句进行手工分行。而事实上,双语化并不存在必要性——在本身的翻译质量还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真的有必要为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而增加额外的本地化成本吗?
像上述这些能得到“民间双语化”待遇的游戏,要么是有着真正热爱这些系列的死忠,比如为了“让《质量效应》看起来像真正的外语电影……算是我送给广大英语爱好者的一份小礼物”,要么是因为“梗太多的时候,带上源语言是不错的做法,而且带双语字幕很好啊,有大片即视感”——在此特别感谢某位汉化组大佬解答我的疑问。
但话说回来,玩游戏真的对学外语有帮助吗?我觉得有。但如果想学口语,通过玩游戏可能就像开“硬核模式”,还是太不现实了些。或许我最需要的不是“艹猫”,而是一个可以和我面对面操练对话的小姐姐。
……大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