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虚构,其实是个老话题。
最近触乐同事们频繁出差,虽然没有挨个问,但推己及人,我猜测不少稿子都是在飞机上和在出差目的地写出来的。
有时候,出差会给人带来一些奇特的体验,比如杨宗硕老师的一段奇遇。相比之下,我前几天出差的经历就现实得多:离京第二天,北京疫情有了新状况,我因此接受了上海防疫人员一番电话查问;回京当天,飞机降落途中遭遇大风,我只能看着离地大概只有十几米的飞机一个加速重新上天,盘旋了快半个小时才勉强落地,途中颠如过山车,晃如海盗船。我姑且还能用“这点儿小场面都受不了,将来怎么开高达”安慰自己,前排小姑娘已经把她周围所有人的纸袋都吐满了。
出差间隙,我看了两档“老”节目——BuzzFeed Multiplayer的“专家玩游戏”(Professionals Play Games)和Gamology的“专家评游戏”(Experts React)。这两个系列内容差不多,都是让专业人士去评价与他们专业相关的游戏,区别在于,“专家玩游戏”需要专家自己动手玩,而“专家评游戏”里的专家只要看着游戏画面解说就行了。
“专家玩游戏”69期,“专家评游戏”140多期,我没有全部看完。从看过的部分来说,它们给我的感觉大概可以分成两种:其一,专家不愧是专家,尤其是在模拟、建造、经营类游戏里,只要稍稍熟悉操作,就能迅速成为高玩。比如玩《坎巴拉太空计划》的火星探测器工程师,他熟知火箭结构和原理,准确计算飞行轨道,在燃料刚好耗尽时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比起不少玩家的“坎巴拉烟花计划”高到不知哪里去了。而真正的厨师玩起《厨房模拟器》《胡闹厨房》也得心应手,有两位大厨还说,现实中的厨房可比《胡闹厨房》里的紧张得多。
其二,对于那些普通人现实中很难接触到(或者最好不要接触到)的职业,大多数时候都会让你觉得“原来如此”和“奇怪的知识增加了”——假如说士兵、狙击手玩《使命召唤》《彩虹6号》《逃离塔科夫》,拆弹专家玩《继续说不会炸》(Keep Talking and Nobody Explodes,一款VR拆弹模拟游戏)可以让观众更了解这些领域的真实操作和专家水准,那么黑帮大佬玩《四海兄弟2》、银行劫匪玩《GTA5》、黑帮杀手玩《Hitman》就只能感慨一句节目效果了……看他们一本正经地说“打人不是这么打的”“这种规模的抢劫只需要3个人,游戏里却有6个”,的确有种奇妙的幽默感。
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每当黑帮大佬、银行劫匪、杀手、黑客这样的角色出镜,收视率就要高上不少。这些远离日常生活的“职业”也许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不难看出,不论是“普通”的职业,还是不那么普通的职业,他们共同的感慨都是“游戏很有意思,但游戏和现实差别很大,不能混为一谈”。不用多说,玩家们当然都知道“逆转裁判”与法律、“双点医院”与医疗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另一些游戏里,虽然有时候你也怀疑“编剧真的没干过这一行吗”或“他们是不是嗑嗨了才想出这东西的”,但现实中的专业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有多离谱。
这其实是个老道理了。从设计角度,开发者需要在真实性和游戏性之间找到平衡,假如两者有了矛盾,真实性往往要给游戏性让路。这也是为什么好游戏先让人觉得好玩,再让人感慨“细节好真实”,尽管它们很可能和真正的“真实”相差甚远。同样地,人们之所以讨厌与自身职业相关的烂游戏、烂片、烂剧,也是因为它们不好玩,不好看,其次才是在专业方面瞎发挥。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件事:换个角度,专家们的感慨,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游戏会让人变得暴力”“游戏教唆人犯罪”的观点站不住脚?在正常环境里,游戏(还有影视剧、小说、动画)一方面被分级制度管着,某些题材只允许成年人接触;另一方面,这些不真实、不科学的设计本来就只是为了游戏性,为了“玩得更爽”而做的,要是真有人头脑不清,拿游戏当教科书学习犯罪,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按照这个逻辑,我觉得“专家吐槽游戏设计不真实”的节目应该再多些。既能让玩家看个乐,也能让观众学学知识,还能向更多的人强调“虚构”和“真实”的差异——虽然有些话早就说滥了,但多巩固巩固,总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