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玩蓝色二游,留赛博案底

你喜欢玩名字里带“蓝色”的二次元游戏吗?

编辑熊冬东2023年09月20日 18时28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最近流行起来一个好玩的词,叫作“赛博案底”。比如,有些游戏的一些特征会令没接触过类似要素的圈外人感到“奇葩”,甚至觉得惊世骇俗与难以接受,从而对正在玩或曾经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产生异样的眼光。面对这种眼光,这些玩家以此为耻或为乐,调侃玩这款游戏是自己游戏生涯的“污点”之一,留下了“赛博案底”。

我在最近《碧蓝航线》资讯评论区发现了这个词,事关《碧蓝航线》即将推出的角色“云仙”的新Live2D皮肤“晴海水游”。这款皮肤每一个动作的设计都显得极为诡异:角色吃了一口甜甜圈然后将其丢掉,再往屏幕方向猛踹两脚,摸完大腿后闻一闻手指,最后用脚趾夹起一块心型巧克力往屏幕方向送来。

图为“晴海水游”皮肤示例

这款皮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碧蓝航线》的美术表现特色,但这几个动作在衔接上可能叫人看不出逻辑上的关联,有些圈外人疑惑《碧蓝航线》玩家是否真的会为审美如此“独特”的皮肤买单。有玩家回应:“《碧蓝航线》已经成为我的赛博案底”。

我突然联想到其他几款名字里带“蓝色”且颇有名气的二次元游戏,它们好像都有能算得上给玩家留下“赛博案底”的事件。

例如《碧蓝幻想》的“诈骗”链接。作为Cygames的现象级作品,《碧蓝幻想》在中国有一大帮狂热粉丝。这些粉丝会将各种广告推销或是影视资源的相关链接换成游戏的官网网址,以达到安利他人入坑的目的。这种玩梗行为像病毒营销一样席卷了国内大大小小的社交网络,以QQ群聊受灾最为严重,一些圈外的非玩家群体也加入了进来,只图一乐。

聪明的安利者会把原官网链接换成看不到“granbluefantasy”字样的短链接

这种安利方式流行几年后,人们对《碧蓝幻想》玩家的第一反应不是又肝又氪的“骑空士”,而是发虚假链接的“骗子”。也有一些玩家反对这种安利方式,因为这种安利存在不稳定性,扩大化的趋势也容易招致路人的反感。前几年,还传闻有玩家将游戏官网的二维码打印出来,覆盖了一家法院门口申诉通道的二维码。无论消息真假,我们都能感受到玩梗过度所造成的的恶劣影响。

又例如《蔚蓝档案》中官方给予玩家的形象。本来玩家在游戏中没有具体的形象和性别,但在一次剧情中角色阿洛娜给玩家画像,画出来的模样却极为抽象,就像儿童的简笔画。虽然从游戏功能上来看,主角没有具体形象可以增强玩家们的代入感,但却引起了圈外网友们的好奇,有玩家甚至被友人询问:“你平常玩的那个角色像大头旺仔的游戏叫什么名字?”

玩家们也善于自我调侃,利用“大头旺仔”的形象踊跃进行同人二创。在一些偏娱乐和搞笑类的二创作品中,“大头旺仔”形象的频频出现无疑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诙谐色彩。在B站的二创作者中,最多使用“大头旺仔”形象的是一名叫作“奇树”的Up主,它常常将这一形象卑微化,例如与狗的身体搭配并对游戏中的角色撒娇,或者是做一些其他怪异且缺乏自然流畅性的动作来表达行为艺术。这也导致了圈外人对《蔚蓝档案》充满好奇,并怀疑“原作的剧情和人设真的是这样吗”,但也有不少玩家因这种具有趣味性的二创而选择尝试入坑。

图下半部分为游戏中玩家形象

今年年中,《蔚蓝档案》拿到国内版号,并公布了一批本地化内容。玩家们发现主角“老师”所在的部门“Schale”被翻译成了“沙勒”,纷纷吐槽这一名字风格和游戏青春日常的调性完全不搭,倒像是中东的恐怖分子组织。“Schale”这个词出自德文,虽然按照德文的标准,“沙勒”是正确的翻译,但玩家们更偏爱此前的民间翻译“夏莱”。无论如何,《蔚蓝档案》似乎在给人留有奇怪印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碧蓝档案》游戏社交圈特有的“整活”氛围影响下,玩家们创作了大量“沙勒”表情包

6月,我曾写过一篇夜话介绍日本万代南梦宫旗下《蓝色协议》的封号事件。现在封号的情况好了许多,有一些玩家后悔当初哪怕面临封号也要玩这款游戏的激进行为,这番看来又何尝不是一种“赛博案底”。

说来也颇有缘分,这4款如此“混沌”的游戏不仅名字里都带有“蓝色”,都具有浓厚的男性向要素,而且还是二次元游戏。这些游戏被看作“赛博案底”也是因为它们在游戏内容创作和运营上没有犯原则性的问题,反而在网络大众的解构与建构,或者是其他复杂外力因素的影响下,让我们能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寻求到一丝“整活”的乐趣。从这个角度来看,“赛博案底”们无疑是伟大的。

但是我笑不出来,因为我是这4款游戏的忠实玩家。

0

编辑 熊冬东

二次元爱好者,也关注中小团队和制作人故事(V:xdd6480)

查看更多熊冬东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