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份心意背后,《崩坏:星穹铁道》如何用一本纪念画册诠释“陪伴”的价值

让一本纪念册,成为连接两个次元的跃迁信标。

实习编辑杨轩2025年03月31日 18时31分

最近,《崩坏:星穹铁道》(下文简称《星铁》)迎来了2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它干了一件震动游戏圈的大事——为了答谢玩家的支持,将向“过去1年陪伴的开拓者”送出240万本纪念册。

240万——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这个消息自然是在游戏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游戏为玩家送出这么多的实体纪念物,米哈游的手笔令人惊叹;另一方面,既然有这么多人能够获得这份纪念册,“能够成为240万分之一”也就成了一件既有趣、又与有荣焉的事。

不仅玩家对游戏的周年活动十分关注,就连官媒也注意到这件事,并肯定其价值。《解放日报》报道:“这不仅是全球游戏周边单次赠送规模之最,对出版业来说,这个超大订单对生产技术、生产流程乃至物流等产业链环节,都是一次迭代。”

《解放日报》用“一个IP带动一个产业”对这次事件定调,并给出了“现象级”的超高评价

240万份诚意

看到《星铁》纪念册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印象是“量大管饱”。作为一本实体出版物,这本纪念册的规模绝对堪称豪华。根据官方资料,它包含了从游戏上线至2.3版本的全部角色的立绘、三视图、以及部分原画,信息量很大。玩家喜欢的、感兴趣的、曾经感动过的部分,几乎都在里面。

目前在社区里,对于纪念册的成本计算也众说纷纭,1本定价108元,240万本总价就是2.5亿元;算上仓储、物流、人工、机器等各种费用,还不算税费,开销至少也得有1亿元了。

那么,《星铁》为了筹备这么大量级的纪念册,都做了哪些准备?

首先是内容和选材,企划组希望能尽可能多且全面地奉上让玩家满意的内容。小到页码,大到立绘,版面上每⼀个设计元素的大小和位置都经过反复微调才最终定型。从初排到定稿,中间修改过不下几十种版本,对全书的审查次数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播中,手持样书的官方人员也感慨“好重的一本”

其次,优秀的内容需要足够好的载体。为此,《星铁》纪念册选用了超感纸,这种纸的印刷效果好,分量足,当然价格也很贵——但为了收到纪念册的玩家能够满意,团队采购的纸张超过了2300吨。

纪念册用纸量高达2300多吨

印刷过程同样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最明显的当然是印数——达到200万这个量级之后,不同印刷厂乃至印刷机之间的色差、时间、损耗等问题都会大幅增长,为制作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为此,制作团队针对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引进了智能化设备和系统。

在印厂看最终的打样,确定没问题签字,就可以上印刷机了

《星铁》官方发布的生产线图,应该是自动化装订和打包生产线,真正的印刷机比这个宏伟好多,跟火车头那么大

这之后便是物流。为了应对运输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团队设计了多级缓冲封装方案,连瓦楞纸板的折叠方式对防护效果的影响都计算了进去。最终,他们采用了“气柱袋加飞机盒”的组合结构,尽量降低物流环节的磕碰损伤。

归根结底,对于实体出版行业,“240万册全彩画册”的确是一个相当惊人,以至于超越了一般范畴的数字。我不记得有什么大开本全彩画册达到过这个印量。至于作为游戏周边,被生产,被赠送,更是从未有过。事实上,在此之前唯一做过类似的事情只有《崩坏3》免费赠送原画集,如果按照连续赠送3年来看,累计也达到了150万册——确实不少,但和一次性发出240万册相比,印刷、仓储、物流的压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崩坏3》曾经免费送出的三本原画集

因此,不论是在玩家眼中,还是在游戏行业里,《星铁》这240万本纪念册都是一次财大气粗的展示,它意味着《星铁》有足够的勇气去做一件不求回报的“亏本生意”,愿意豪掷亿元来为它的爱好者们提供一件实打实的纪念产品。

然而,作为玩家,我仍然能够从这一切背后感受到官方的真诚:毕竟这不是一串代码发到邮箱里就能完成的福利馈赠,而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出的实体产品。因为重视玩家一直以来的陪伴,才会不惜成本,想要把纪念册以最完美的姿态送到玩家手中……“这样肯为朕花心思的游戏,能坏到哪里去呢”?  

240万份陪伴

游戏厂商有情怀,这事儿经常让我比较感慨。现在这个年代,大家喜欢数字化,然而像米哈游这种公司却往往会花时间花力气做一些更“传统”的周边产品,质量和审美还都相当惊人。

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厂商有一定的情怀,并且喜爱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玩家对游戏投入热情,对游戏的角色有高度认同,才会对游戏的外延产物产生追求和兴趣——虽然有点俗套,但这正是经营IP的正确思路:游戏的运营周期可能有限,但玩家对游戏的情感可以延伸得更远,让IP保持长青。

就在昨日(3月30日),官方发布了纪念册获取的规则条件。不难看出,纪念册的核心回馈指标其实是和“陪伴”息息相关的:

六选五

实际上,这些条件里只有2个选项有些门槛,那就是“近一年内登录游戏340天”或“五星与光锥数量达到70”——相较而言,后者其实更像是避免部分玩家朋友因为消费习惯而错失奖励的“补丁”。

在米游社发起的调查投票也显示,能完成“近一年登录340天”的是当下达成条件的多数情况

事实上,这也和我在社区浏览到的情况相符:有相当一部分玩家的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很多玩家发帖表示,相比“全勤”(自游戏运营起每日登录、没有间断),过去1年里登录340天实在不是过分苛刻的要求。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每天上线一小会儿《星铁》已经成了习惯,全自动回合制的玩法足够放松,不会给人带来太大压力。

一位宝妈开拓者表示,即便是人生的关键时刻,也要有《星铁》陪伴

到了今天(3月31日),不少玩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在社区里晒出了自己的340天记录,只待版本更新游戏内挑战任务,就能轻松拿到纪念册了。而此时晒出满足340天的玩家,意味着从去年4月至今,一直是全勤登录。

全勤玩家在今日就已经完成了登录任务,这样的玩家还不少

从社区的反馈不难侧证,240本纪念册里的220万,应该就是依据“已经达成340天登录”玩家的总量而制定的。而这个数据很难不让业界感慨,年登录340天,绝对是高黏性、对IP忠实的核心用户。在这样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星铁》玩家居然如此之多,考虑到本年度《星铁》也保持有持续新增,热爱并沉浸于这款游戏的玩家数量,想必相当惊人。

而那些暂时没有完成目标的玩家也不用气馁,《星铁》官方还准备了额外20万本纪念册以其他的条件送出,如果能积极参与后续活动,足够幸运的话,仍然有机会成为240万中的一员。由此可见,官方已经考虑到了各种不同的用户群体。 

除任务外,还有20万份纪念册会以活动方式送出

当然,我也很自豪自己能够成为这240万分之一, “陪伴”听起来是个有点夸张的词,但我与《星铁》的确保持着这样的关系走过了将近2年。

这也不禁让我回顾与星铁相遇的时间:2年前,我从黑塔空间站启程,历经贝洛伯格、仙舟罗浮的冒险,再到匹诺康尼在午夜入梦,直至此刻在翁法罗斯开启英雄史诗;在游戏外,《星铁》陪我度过了工作摸鱼的时光、加班后的深夜;我还参加过它的嘉年华、漫展展会、线下联动……在生活中的许多瞬间里都有《星铁》的存在,而这一切都会融入纪念画册,作为记忆的载体,成为我人生的刻度。 

在忙碌的城市中偶尔瞥见《星铁》相关的内容,都会有种别样的安稳感

如今,我在游戏媒体做编辑。除了玩家之外,我还得以站在游戏行业的角度观察《星铁》以及与它相关的一切。一位游戏从业者朋友曾经和我说,米哈游总有一种与玩家“共创”的思路,而它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社区生态,玩家在消费游戏本身的内容之外,还能享受到一些额外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会强化玩家的身份认同。或许,纪念册也是这种共创思路的产物:以纪念物的形式,为游戏与玩家、玩家与玩家、玩家与流行文化之间建立更多的连接,让游戏和玩家共同成长。

绝对的浪漫

其实这几年,我也拿到了不少游戏的周边产品,不仅有米哈游的,还有许多其他公司的。总体而言,我觉得“二次元游戏”公司相对而言会更重视这些“实体”的东西。

有时候,看着这些周边,我能感觉到那种 “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我们营造、且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情绪。相较于其他很多游戏类型,二次元游戏——或者,具体到《星铁》——非常重视玩家和游戏以及游戏角色之间的情感链接,玩家们更倾向于真诚地面对游戏和游戏角色,也往往能够从游戏中得到快乐和安慰。正如《解放日报》报道中提到的,这是“拉近用户与IP距离的有效方式”。

哪怕是在线下,很多人也愿意积极展示属于次元彼岸的情与态,这可能是作为IP,最大的荣耀了

现在是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在屏幕上的注意力要远远超过我们在实体出版物上的注意力。毋须讳言,对于玩家而言,这些纪念册更大的作用并不是频繁用来翻阅,而是用来收藏,或者说,它其实是一种“玩家和游戏之间情感”的见证。

在实体出版行业,我们经常会强调“读者拿着实体书时的感觉”。触觉的感受是无法取代的。它让我们感到安心,感到真实,也会引发我们的通感、思绪和回忆,让我们感到彼此更加亲近。

《星铁》纪念册也是这样。一本本册子既承载着星际旅途中各不相同的地域图景,也凝结着开拓者们昼夜奋战的闪光记忆。或许,每位开拓者踏上列车的时机不同、选择各异、专长有别,但相伴而行的真挚情谊大概是相似的。也许多年后,当他们重新翻开这本画册,重新浮现的,除了星穹列车穿梭于银河间激荡起的壮丽史诗,也有街巷里逐一翻找垃圾桶,会心一笑的时刻,以及在屏幕外,抽空进入这个世界的琐碎日常里的温存片段……而这本纪念册,则成为连接两个次元的跃迁信标。他会记起,在某个宇宙纪中,许多开拓者曾经在星穹列车上有过这么一段日子,而这些日子会被《星穹铁道》和它的玩家们共同演绎和珍藏。

这种感觉就叫做浪漫。

0

实习编辑 杨轩

心与心的交流并不简单,说一句话可能只需要一秒,但等一个时机,或许要一个世纪。

查看更多杨轩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