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当ADHD被误读

ADHD“出圈”了。

实习编辑王永昂2023年12月14日 20时55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总会看到有关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讨论。我不禁感慨,ADHD终于“出圈”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理解和关注。

不过,关注也有可能伴随着误解。比如,我发现一位ADHD博主“青衫Aspie”,正因媒体的不实报道,陷入维权的状态中。

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的声明中,青衫表示,一家媒体在操作一篇ADHD相关稿件时,没有采访她本人,就错误地使用了她和她朋友的观点,将ADHD错误解读成“成年人在生活中屡屡碰壁后带来的精神障碍”。对此,青衫解释:“ADHD主要由于先天因素引起,并不是屡屡碰壁后能后天造成的。”在她维权之后,又有两位ADHD人士向另一家媒体娱乐化ADHD的行为提出了质疑。

在ADHD之外,一些媒体对抑郁症、强迫症群体也有过误读。从积极的角度说,他们对ADHD的关注可能大多是出于善意,公开发声也确实能让公众加深对这些群体的认识和理解。但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做好事实核查,传达了错误信息,大众对ADHD、抑郁症、孤独症、强迫症患者等少数群体的误解也会进一步加深。

一些相关人士会用视觉形式展示ADHD人群的思维方式(图片来源:小红书ADHD博主“猫里偷闲”)

之所以关注ADHD,是因为最近几年,我总怀疑自己“多少有点毛病”。由于总被工作和生活捶打,我会感觉自己处在抑郁边缘。与此同时,我发现周围亲近的人也过得不是很好,有朋友确认抑郁症、有朋友的孩子确诊孤独症。我也是最近才理解我奶奶去世前几年的奇怪举动——她不是在故意发火,而是被阿尔兹海默症折磨。

在我自己痛苦,并发现周围的人也在遭受一些痛苦时,我确实消沉了一阵子。在消沉的同时,我开始向社交媒体求助,我关注了很多公众号、B站Up主、抖音博主,在他们分享的文章和视频中,我看到了过往我忽略的多重世界。

ADHD人群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有的考上了985大学,有的在国外知名大学读博,有的在大厂做着体面的工作……但在平静的外表下,他们的内心或许已经破碎重建过无数次。

一些举例对比(图片来源:小红书ADHD博主“猫里偷闲”)

小红书博主“猫里偷闲”曾发帖表示,作为ADHD人士,她不需要被救赎,而是需要被理解,被听到。我想,这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孤独症、抑郁症等少数群体的心声。

在理解少数群体这件事上,一些独立游戏走在了前面。《6栋301房》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和他们的生活做出了形象的描述,《双相》以游戏玩法向人们展示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体验。《蔚蓝》(Celeste)更是这类游戏里的“名作”,从只身攀登塞莱斯特山的“情绪问题女孩”Madeline身上,许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对于ADHD,我也发现了一款独立游戏,名字非常简洁直白,就叫《ADHD》。根据开发团队介绍,玩家在游戏中操纵一只“容易分心、拖延症十级而且健忘”的鹦鹉,它需要排除面前的大量障碍,前去赴一次重要的约会。开发团队表示,他们想通过一场赴约向玩家展示ADHD人士的一些生活和心理状态,并且“希望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去传达一些作为ADHD患者,难以在现实社会中大胆说出来的困惑与感受”。

游戏《ADHD》画面

在青衫的公众号里,我也看到了一位ADHD人士供稿分享了玩《ADHD》这款游戏的经历。游戏里有许多让ADHD人士产生共鸣的细节,而这位玩家也通过写作游戏评论的方式解答了自己在过往工作时为什么犯错,理解父母养育过程的不易。

这些游戏和分享让我看到了“游戏”在这个层面的独特意义——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游戏可以用互动的形式展示更多有意义的内容,玩家则可以通过与虚拟世界交互来进一步理解现实世界,并与现实的人发生情感连接。在此之外,书写对游戏的感受,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表达。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误解”会越来越少,“理解”会越来越多。

0

实习编辑 王永昂

做一个客观的记录者

查看更多王永昂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