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手游315——欧盟调查免费游戏内购始末

关于欧盟调查免费游戏内购事件,之前国内的某些报道存在严重曲解,事实上,自会议召开至今,主办方没有提出过任何对于移动游戏产业的禁令或强制要求,更不要说“欧盟委员会要求苹果免费应用取消内购”这种离谱的说法。为防这种以讹传讹进一步扩散,我们根据相关报道、背景与分析撰写这篇文章以理清现实中发生的事件脉络。

编辑张帆012014年03月15日 19时10分

2014年2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就移动应用行业的“免费游戏”问题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苹果与谷歌、多个国家的政府机关代表以及欧洲互动软件联盟(ISFE)。这一活动的发起者是欧洲消费者保护联盟(CPC),目的在于规范移动游戏应用产业环境,以保护消费者——尤其是儿童的权益。本次会议上,这个行业“将被要求做出这一承诺:在明确的时限内提供解决方案,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消费者保护”。

之前国内的某些报道严重曲解了欧盟委员会所发布的新闻稿的原意,事实上,自会议召开至今,主办方没有提出过任何对于移动游戏产业的禁令或强制要求,更不要说“欧盟委员会要求苹果免费应用取消内购”这种离谱的说法。为防这种以讹传讹进一步扩散,我们根据相关报道、背景与分析撰写这篇文章以理清现实中发生的事件脉络。

此次会议所针对的问题共有四个,分别是:

  1. 以“免费”为广告宣传的游戏不应在涉及真实消费的内容方面误导消费者;
  2. 游戏内不应包含直接诱导儿童购买道具的内容,也不应试图说服成年人为孩子购买道具;
  3. 消费者应当被充分告知游戏对于付费的安排,在游戏的默认设置下,除非得到消费者的明确同意,购买行为不应被扣除相应的金额。
  4. 经营者应提供一个邮箱地址,让消费者在有问询和投诉的需求时能够藉此与其联络。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尽管此次会议由欧盟的立法与行政机构主持,但会议目的却并不是为了制订相关法律,或强制经营者遵守尚未确定的规则。正如欧盟委员会副主席Viviane Reding在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中所表示的那样:“误导消费者显然是错误的商业模式,并且违背了欧盟为保护消费者所制订的规则的精神。欧盟委员会希望能够从应用产业得到确切的答复,以此回应各国公民与消费者组织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欧盟消费政策委员Neven Mimica对此补充道:“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在应用内购造成的意外消费方面需要得到更妥善的保护。各国执法部门与欧盟委员会正在与产业商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仅导致消费者的财产损失,还会导致这一拥产业的信誉遭到质疑。尽快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所有人皆是共赢。”

背景

“欧洲庞大的应用经济规模仍在蓬勃发展,这一产业已经为欧洲创造了180万就业岗位,还将在2018年增长至500万规模。已经高达1750亿欧元的年收入也有望于2018年达到6300亿之多。然而就在5年之前,这一切还根本不存在。”

2014年2月13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Neelie Kroes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所做的演讲中如此表示。他引用的数据出自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数据研究中心与Gigaom Research协力完成的年度报告,欧盟委员会即是这一项目的发起者。该项目旨在调查产业现状,以做到查漏补缺,令欧盟将来针对移动应用产业制订的政策做到有的放矢。例如针对报告数据中移动应用开发从业者中女性比例仅占9%的问题,欧盟委员会就在3月6日发起了号召和鼓励女性加入这一行业的运动。

报告显示,在欧洲及北美市场中,美国与欧洲开发者的营收各占42%。在营收额排名前百位的应用中,由28家欧洲游戏厂商提供的游戏占据了排行榜上40%的位置
报告显示,在欧洲及北美市场中,美国与欧洲开发者的营收各占42%。在营收额排名前百位的应用中,由28家欧洲游戏厂商提供的游戏占据了排行榜上40%的位置

原本,游戏内购在现实中引发的社会问题并不在这篇报告考虑的范围之内,但就在该项目进行期间,此类问题已经在英国引起了当局的重视:2013年4月,英国公平交易署(OFT)宣布针对38款面向儿童及青少年的移动及网页游戏展开追踪调查,目的是“探索这些游戏是否存在误导性内容、具有挑衅性(aggressive)的商业化内容,以及非公平性内容。尤其是针对儿童的直接诱导性内容——强烈鼓励儿童付费,或是引导儿童做出必然会导致付费的行为,包括说服家长和其他成人为儿童进行付费的行为”。

“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儿童和家长可能因遭受到不公平的强迫而导致付费,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在玩一款免费游戏,但事实上这款游戏却会导致大笔花费。”OFT消费品与消费者部门高级总监Cavendish Elithorn在当时发布的公告中如此表示:“OFT的目的并不是禁止游戏内购,但游戏产业需要保证遵守相关规定以保护儿童。我们会与产业进行沟通,并且在必要时诉诸执法行动。”

在发出这项公告的5个月之后,OFT完成了这项调查,并从中发现了这些问题:

  1. 游戏中确实存在针对儿童的主动推销手段,例如向玩家说明如果不通过内购获得某种道具,就可能会令其他玩家或游戏角色感到失望;
  2. 关于游戏的消费内容,以及玩家是否会下载、注册并参与其中,市面上游戏的预告内容普遍缺乏透明度和准确性;
  3. 游戏刻意混淆了消费游戏货币与现金的区别;
  4. 游戏会通过描述或图片以鼓励或刺激儿童做出消费行为,或是说服其他人为儿童进行消费。

尽管没有具体点名,但OFT强调此类商业行为有可能违反消费者保护法,并要求从业者做出改变以确保履行法律义务。戒指2013年11月21日,OFT收集到的40份建议和部分游戏从业者给予的口头反馈,基于此,OFT正式发布了用于指导和约束游戏应用的八条原则(OFT1519):

    1. 在玩家进入游戏、下载、注册或同意付费之前,(运营商)需预先提供清晰、准确、突出的,与游戏资费相关的信息。这条原则不反对游戏以“免费”为广告宣传,但要求游戏预先标明包含内购功能,或是在到达特定阶段后需要通过内购才能解锁完整内容。
    2. 在玩家进入游戏、下载、注册或同意付费之前,(运营商)需预先提供清晰、准确、突出的,与游戏特性相关的关键信息。例如:是否需要网络连接、是否包含第三方广告、是否收集个人信息及是否以营销为目的与第三方分享用户信息。
    3. 在玩家进入游戏、下载、注册或同意付费之前,(运营商)需预先提供清晰、准确、突出的,与游戏经营者相关的信息。该信息需告知玩家当需要质询、投诉、寻求赔偿的情况下的联络对象,且经营者需保证能够高效、直接地与消费者保持联系。
    4. 游戏中对于付费内容、其他产品或服务所做的宣传,与游戏内容的区别需要清晰可辨。玩家越是年幼,就越是难以在特定情况下分辨出商业意图或商业行为。游戏所采用的语言、设计与结构需要考虑到这点。
    5. 若情况并不属实,游戏不应通过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认为付费是游戏完整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关于第五条原则的举例说明:在玩家面临等待30分钟让植物生长时,或是消耗付费道具立即成长时,向玩家表明选择的存在,符合这一原则。而在玩家可以等待30分钟的情况下,游戏只提示“使用道具立即完成”的做法,是违背原则的
  1. 游戏不应利用儿童的年幼无知、易受怂恿等弱点,通过向其施加过度的影响或压力以达到让儿童付费的目的。该原则要求游戏客观、清晰、准确、不带有盈利目的地展示内购付费信息;
  2. 游戏不应包含直接劝说儿童进行付费的信息,也不应包含劝说其他人为儿童付费的信息;
  3. 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支付的费用不应被从持有者的账户上扣除。在账户持有者明确知情并给予许可之前,游戏的付费不应被算作获得授权。

2014年1月30日,OFT开始强制推行上述八条原则,责令游戏开发者在4月1日之前对游戏进行必要的修正,以确保其产品不违反消费者保护法。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英国公民咨询局(Citizens Advice Bureau)开始通过电话及办公处接待针对内购的投诉。在4月1日OFT与竞争委员会(Competition Commission)正式合并入为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后,该机构将通过这些投诉内容决定是否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遗留问题。

OFT同时也是欧盟委员会此次会议的参与者,会议在背景说明特别引用了他们的“八条原则”,并强调“这些原则与本次活动保持一致”。但是,由CPC发布的“CPC成员国当局共同立场”(pdf文档)在概括OFT八条原则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八条原则”并不反对游戏在注明需要内购的前提下打出“免费”的广告,而CPC则声称这种行为即存在误导性广告的嫌疑。

CPC针对“免费游戏”宣传口号的激进立场是这场以欧盟委员会为后盾的会议中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担忧的部分——没人能预料CPC会如何调整内部(与OFT原则)的分歧,以及该机构会以保护消费者和儿童的名义对行业创造出何种限制。更令人在意的是:欧盟委员会所关注的领域远比CPC所针对的更为广泛,他们在新闻稿中谈到的是整个应用产业,而不仅仅局限于游戏。免费加内购的商业模式普遍存在于移动平台的游戏与非游戏应用中,免费游戏在移动平台之外的市场也相当活跃,OFT的八条原则止步于英国移动游戏产业之内,而CPC是否有意将其推广至游戏之外,移动平台之外,甚至是欧洲之外呢?时至今日,主办方和与会者仍然没有公布任何后续信息,但这当然不意味着这部戏已经无声落幕,正如新闻稿中所言:“对于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这场会议为欧盟委员会及成员国相关部门与产业达成共识创造了机遇。无论结果如何,欧盟委员会都会与各国消费者权利执法部门继续跟进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这种沉默还可能意味着多方达成共识的过程并不顺利——移动平台的经营者、监管者与用户有着各自的立场、视野与主张,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他们已经相安无事地度过了5年时光,而政府机关的突然介入意味着什么呢?平台与用户的矛盾已经恶化到了只能通过执法与行政手段调解的程度?用户的利益只能通过政府主持公义来维护?在“达成共识”的尽头处,会有怎样的制裁与束缚等待着经营者呢?

(未完待续)

0

编辑 张帆01

zhangfan@chuapp.com

Haters gonna hate, losers gonna lose.

查看更多张帆01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