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宝可梦这么近又那么远,我们离杨叔那么远又这么近。
这只是艺术创作,每天我跟小罗都是友善地探讨选题……
前一阵子,台北玩家在公园里大规模抓宝的事儿受到世界瞩目,其实《Pokémon Go》在台湾上线的时间是比较晚的,欧美地区热潮退却的时候,台湾玩家仍抓得不亦乐乎。当然这个热度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不,现在就有人想起探讨“宝可梦还可以红多久”的问题啦。
帖子有200多个回复,大多数人认为起码再火3个月到半年没有问题,因为周围仍旧在玩的人还是很多。有的人更乐观,说只要游戏持续更新,再火三五年也有可能。当然也有十分冷静的,参考欧美地区的现状,觉得再有一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因为有人已经不玩了,有的发现花钱买孵蛋器之后,路上走一会到处都是蛋,让游戏失去了意义。还有的人提醒:
不说我还真想不到PMGO的上市日期还有这样的玄机……且看开学季之后PMGO的表现吧!
前几天日本媒体报道了一款AR扫墓App,说是千叶县的一家公司,仿效手机游戏PMGO,利用AR技术,让用户在走访已故亲友的墓地、灵骨塔及生前值得回忆的景点时,能听到已故亲人的遗言,甚至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触乐之前报道过一则PMGO玩家涉嫌骚扰墓地的新闻,在墓地抓宝也的确有失道德,而一旦给AR披上怀念的外衣,好像突然就温情脉脉了。不过等等,为什么一个人不去亲手录下亲人的美好瞬间,随时回忆,非要放在墓地和灵骨塔这种背景里欣赏呢?这是什么心态呀……
如果这家公司只是追求个轰动效果还可以理解,如果是认真的,我想很多人面对App的第一反应是“最好永远没机会下载它”。
著名战略忽悠局局长,好吧,是原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将军,他在退休之后十分活跃,不仅做自媒体节目、上真人秀,还开了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很受欢迎。昨天是开学日,局座的公众号推了一篇头条文章,叫做《玩手机打游戏已成潮流,家长再不跟上时代,就要被娃娃淘汰啦!》。
文中张教授提到,暑假里他给自己的孙子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里面装了一些游戏,结果遭到孩子爸爸的抗议,认为这对孩子有害无利。然后局座就感叹啊,连我这爷爷辈儿的都这么进步,为什么有些家长就非要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只要好好教育孩子,掌握尺度,其实也可以寓教于乐嘛!
局座一直强调,自己是研究未来学的,虽然他对伊战的预测不够准确,“雾霾防激光、海带缠潜艇”也被断章取义,但局座十几年前就写了《网络战争》,倒的确算是个老网民。老网民不仅在文章里鼓励孩子上网玩游戏,还话锋一转,谈到我国应该大力发展AR和VR产业,不仅用来娱乐,还能发展教育。他说:
你看局座还挺专业的,“é”上面有一撇都没落下。你看局座也挺乐观的,看完我都对我国VR产业的前景乐观了几分。但是,您再看局座文章下面的留言:
现实很残酷啊。我们离宝可梦这么近又那么远,我们离杨叔那么远又这么近。不知道战忽局是不是能管得了网瘾这事儿……
最近几天,江苏一城管科长贪污700万为游戏充值一案宣判了。故事的主角丁某是一个网游玩家,常年在某网游里大砸其钱,曾经“三次获得亚太地区冠军”,其装备完全碾压群雄,毫无对手。但放在大R界,丁某的口袋其实并不算太宽裕,3年里丁某一共在这款游戏里花了1500万元人民币,“父母每年给丁某打200万零花钱,但还是不够花“,最后他打上了贪污公款的主意,直到因举报被抓。
其实我的感受是,这个案子和游戏本身没太大关系,一个自制力差的人,不玩游戏也说不定会在别的什么地方捅娄子,不能说网游里面充满了诱惑,那就是原罪。我们之前也提到过几个扯上了游戏的案件:
你看,我们甚至还为这些游戏仗义执言,所以,这就是F2P网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