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已经买了《少年Jump》纪念T恤,但你玩过这些Jump手游吗?

提到《周刊少年Jump》,它对中国游戏界的影响,大概就是那些让粉丝们又爱又恨的手游了。

编辑陈静2018年04月27日 17时44分

最近,优衣库与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联合推出的纪念T恤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线上旗舰店在开始发售后的几个小时便宣告全面断货,连特别尺码和童装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实体店里,成群结队的宅男宅女们在工作日的上午就开始了疯狂抢购,不少人除了自己的一份之外,还要加上帮朋友代购的部分,其热闹程度大概只有年末大减价时的超市可以媲美。

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毕竟优衣库的UT系列每年都会推出不少合作款,比如早年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和“星球大战”系列,每一次都会有众多粉丝捧场,甚至捧到了让优衣库不思进取的地步——T恤越做越薄不说,大热门活动每一次都没有女款,被女粉丝们疯狂吐槽却依然不改;大部分款式只是在纯色T恤上随便拍个印花,就连童装设计都要比成人版走心许多——但是,当然,我也是这些一边吐槽一边花钱的粉丝的其中一个,更何况这一次79元的价格在历届UT里算是很良心的,比当年的“高达”和“星战”还要便宜不少。

打牌小伙伴第一时间发来的战利品,当天是周一,我还在上班,下班之后这几款已经卖光

《周刊少年Jump》与情怀粉 

提到《周刊少年Jump》,只要是对ACG稍有了解的人就不会陌生。这本创刊于1968年的周刊,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能让各个年龄层的人们都体验到相同的“情怀”——“70后”对《龙珠》《足球小将》《北斗神拳》《圣斗士星矢》《JoJo的奇妙冒险》记忆深刻,“80后”对《幽游白书》《灌篮高手》《浪客剑心》等如数家珍,“90后”热爱的《One Piece》《火影忍者》《Bleach》《全职猎人》被戏称为“民工漫”,“00后”则热捧《黑子的篮球》《排球少年》《齐木楠雄的灾难》《我的英雄学院》……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作品,都围绕着“友情、努力、胜利”的核心理念创作,而这也正是《周刊少年Jump》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尽管已经过了销量巅峰且不太可能重现昔日光辉,然而它仍是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漫画刊物之一。

《周刊少年Jump》有多火?一部教你如何在《周刊少年Jump》上画漫画的漫画也是《周刊少年Jump》上的热门大作

对于国内的粉丝来说,会入《周刊少年Jump》的坑,大概都是从漫画和动画开始的,假如他们的年龄不太大,没有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居民小区周边的租书店,那么由动画入门的可能性还要更大一些——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我的好几个女性朋友,她们是从《网球王子》舞台剧开始的……和现在动辄能在视频网站看到大量新番的良好环境不同,现在的“80后”“90后”当年大多是通过5元钱一张的盗版碟和大学校园网ftp上的资源来看这些动画的。因此,抛开情怀要素,逐渐提升的版权意识导致人们纷纷愿意“补票”的想法,同样是相关商品(比如优衣库的T恤)在国内能够热卖的重要原因。

现在想找到VCD已经很难了(图片来自网络)

数量众多的名作毫无疑问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版权规范相对良好的日本,动画化、舞台化、卖周边,是可以让原作者、出版方乃至改编方达成多赢的好事,各种形式的作品互带节奏、商业互吹、共炒销量的做法,更是屡见不鲜。

作为“ACG”里的那个“G”,游戏自然不会落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周刊少年Jump》已经开始将旗下作品授权改编游戏,最早的一部是1986年在红白机(FC)上的《龙珠:神龙之谜》。借着游戏黄金时代的东风,《龙珠:神龙之谜》卖出了125万套。

此后,《周刊少年Jump》上的许多作品在任天堂、索尼等不同平台都推出了改编游戏。其中《游戏王Duel Monsters 4:最强决斗者战记》(2000年发售,GBC平台)销量超过220万,这个数字不但在Jump系游戏中一枝独秀,也是所有漫画改编游戏的销量冠军。

GBC版《游戏王Duel Monsters 4:最强决斗者战记》

2000年之后,《周刊少年Jump》改编游戏的频率并没有减慢。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尽管在主机平台上有《龙珠:斗士Z》这样的佳作,或像最近《人中北斗》一样的话题大作,但无论是《周刊少年Jump》还是粉丝,都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了手机游戏上。《One Piece》《火影忍者》《Bleach》《网球王子》《美食猎人》《JoJo的奇妙冒险》……一时之间,许多粉丝们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作品都推出了手游,尽管它们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从制作到运营都显得非常敷衍,短短一段时间之后就纷纷停服。

不论如何,《周刊少年Jump》旗下的IP都有着毫无疑问的号召力。2017年,为纪念它创刊50周年而推出的卡牌手游《周刊少年Jump我的收藏!》,游戏本身的质量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仍然凭借IP的强大力量而广受好评。今年2月,另一款“50周年纪念作品”《Jumpti Heroes》同时登陆iOS和安卓平台,它比《我的收藏!》还要偷懒,是个消消乐类型的休闲小游戏,热度却不低,上线2个月后下载量就超过了900万。

有着“《周刊少年Jump》50周年纪念作”金字招牌的《Jumpti Heroes》,其实是个消消乐游戏

《周刊少年Jump》与中国手游

2010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中国的手游市场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扩张。与其他行业一样,国内手游在发展初期基本也是一片混乱的势头。说得好听一点叫做野蛮生长,难听一点,也可以说是泥沙俱下。一时之间,许多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没有获得授权的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周刊少年Jump》和它旗下的人气大作自然也无法逃过一劫。

在当时的App Store里,如果以作品名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很多诸如《口袋忍者》《我是火影》《死神》《梦想海贼王》《口袋海贼王》《口袋龙珠》《决战圣斗士》一类的手游。从评论中的反馈来看,真心实意喜欢它们的人竟然还真的不少——顺带一提,尽管中国从1992年就加入了《伯尔尼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它们显然是不存在的。

直到2014年前后,IP的概念被国内互联网企业联手炒热。从这个时候起,游戏厂商们才真正开始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内“圈地”。近两年在各个移动平台上线、玩家能够接触到的正版授权改编手游,绝大部分也是那个时候得到的授权。

几天前,腾讯刚刚宣布获得了《猎人》手游改编权,被玩家调侃为“有钱买版权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游戏厂商获得授权的来源和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尽管都是《周刊少年Jump》上的漫画作品,授权却可能来自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所属的出版社)、动画制作公司(如东映)或者版权代理公司。也就是说,同一部原作的授权并不是唯一的,甚至可能不是独家的。

我们可以拿“民工漫”之首、现在仍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单行本销量破亿的《One Piece》(国内正式译名为《航海王》)来举个例子——目前,《航海王》手游在国内已经有了4个不同版本:东映授权、广州奥飞开发的《航海王激战》;万代南梦宫授权、九游开发的《航海王燃烧意志》;东映授权、中手游开发的《航海王强者之路》;以及万代南梦宫、DeNA授权,DeNA中国开发的《航海王启航》。

4款《航海王》手游的宣传图,看上去大同小异,而它们大同小异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宣传图片

《航海王启航》2015年1月上线,是这系列手游中上线最早的一个,玩法属于卡牌类,与《刀塔传奇》相似。游戏在上线之初因为原作的影响力而吸引了许多粉丝,然而后续乏力,玩家流失速度极快,仅仅几个月后便被调侃“凉了”。

《航海王强者之路》2016年上线。有了《启航》的前车,粉丝对于它的态度也谨慎了不少。同样是卡牌游戏,《强者之路》在玩法和平衡性上都比《启航》好上一点点,因此玩家数量也要稳定一些。

《航海王激战》2017年5月上线。与《启航》和《强者之路》不同,《激战》是一款格斗游戏,这也将粉丝的期待值稍稍提高了一点——毕竟漫画原作的一大看点就是精彩的打斗,卡牌模式相比之下还是差了点儿意思——然而《激战》本身的质量遭到了玩家的一致差评,糟糕的手感和粗糙的细节令许多人在教学关阶段就删掉了游戏。在TapTap平台上,《激战》的评分只有5.2,甚至低于两年前的《启航》。

《航海王燃烧意志》目前仍然处于删档测试阶段,从宣传来看,3D画面、打击感和剧情的还原度是它最大的卖点。

除了《航海王》之外,《火影忍者》《Bleach》《圣斗士星矢》《龙珠》等作品都有“一漫多改”的现象。不论是玩家们不熟悉的小厂,还是如腾讯一般的业界大佬,都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吃相。

游戏厂商的开发能力、运营能力,对待粉丝的态度以及粉丝的反馈,综合来看,还是比较大的厂商更有保障。有些厂商在获得授权之后,由于没有相应的开发能力,游戏迟迟拖着无法公测,最终也没能让玩家看到成品。在这种情况下,“原作授权”也就相当于被白白浪费了。 

它们看上去一言难尽,然而的确都是“正版授权”

从时间上看,距离各厂商开始开发IP改编手游只不过三四年,粉丝和玩家们就已经形成了一种颇为负面的思维习惯。一旦某部高人气的漫画或动画被国内厂商买下授权并宣布推出手游,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不会又搞出一部垃圾吧”;等到游戏真正问世,来自各方面的挑剔眼光早已准备就绪,假如某一部分的缺点被“毒奶”言中,口碑会很快跌至谷底。

然而这实在不能说是粉丝和玩家的问题,毕竟粉丝们骂归骂,还是会为了原作给游戏送钱的。从前文中提起的几部《航海王》手游中,就能够大概理解什么叫做每况愈下:偷懒的美术、换汤不换药的游戏模式、糟糕的手感、浮躁的游戏环境——在最后一条上玩家们或许有些责任,但与那些抱着“捞一波就走”态度的厂商相比,玩家的表现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归根结底,在改编游戏这个领域,对原作的还原程度与游戏本身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需要尽量让粉丝们体会到作品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又必须有可玩性。然而现状是,绝大多数的改编手游,两方面都不合格:游戏类型和套路只有有限的几种,区别只是原作的美术风格、建模和UI。假如是同一家厂商制作的不同游戏,甚至很有可能直接换个皮就当成新作推出。

类似的问题几乎成为改编游戏的通病——不仅限于《周刊少年Jump》、手机游戏和中国厂商。即使把目光放到全平台,这类游戏的状况也称不上良好:“粉丝向”的标签既是它们得以生长的平台,也是束缚它们的枷锁。在粉丝的挑剔和溺爱之下,游戏产商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小富即安的开发方式,佳作不多,平庸之作和垃圾填充着市场的大部分空间。

被戏称为“杀人网球”的《网球王子》去年推出了一款音游,实质还是在常见的音游玩法上套了一层人气作品的皮,粉丝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

你玩过这些“正版授权”《周刊少年Jump》手游吗? 

让我们把目光再放回《周刊少年Jump》和优衣库上。

本次优衣库纪念T恤一共选取了28部漫画作品,除了《性感突击队外传》和《搞怪吹笛手》之外,其他26部在日本都曾推出过改编游戏。当然,像《铁拳对钢拳》(它比较广为人知的译名是《无赖布鲁斯》)这样的老作品,要找它的游戏只能回到FC等等老平台上。不过那时,游戏普遍的质量和它们的画质是成反比的,很多FC平台上的游戏,可玩性比现在的不少手游要强上太多。

优衣库与《周刊少年Jump》合作T恤主题,共28个,其中有些翻译与粉丝们的童年记忆不太一样

当然,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与《周刊少年Jump》相关的游戏就只有手游了。

在此,我特地整理了一份目前已经开始运营,或者即将开始运营的《周刊少年Jump》改编手游名单。一眼看去数量还是不少,然而绝大多数还是挤在几部人气作品或长青作品上。至于质量,就只能用“见仁见智”来形容了。

如果你是《周刊少年Jump》作品的粉丝,你玩过这些游戏吗?或者说,你会想去玩它们吗?

有些版权有争议的作品没有列入表中

或者有些人会出于“喜欢的作品无论如何也要支持一下”的原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象征性地玩上一会;另一些人则可以把动漫作品与圈钱手游分门别类,理性思考;当然也会有人发现游戏的亮点,继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它们。然而不论如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仍然要面对一个事实:高质量的改编游戏很难出现,授权方很难做出“出售版权”之外的事情,开发商对游戏本身的创作漫不经心,最终消耗的依旧是粉丝的爱与情怀。这种情怀本身可能十分坚固,足以将游戏看做与周边、电影或其他衍生产品一样,仅仅如此就能支撑下去。

不过,既然都说到了“爱”和“情怀”,与这两个词相关的事,也就很难用普通的标准来衡量了。玩或者不玩,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5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