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小白遇上策划培训机构

一个游戏小白想来游戏行业做策划,在培训机构交了近2万元学费后,最终还是没能入行。

编辑熊冬东2023年10月16日 19时55分

2023年9月29日,何夕颜在小红书上发表了数篇内容为“揭露游鲨游戏圈卖课骗局”的笔记。

“游鲨游戏圈”(以下简称游鲨)在其主页上自称“一家专业的游戏行业综合平台,由业内大厂资深游戏策划创办”。这家平台于2018年在网络上建立,并于2021年11月1日在深圳成立了公司。何夕颜在小红书上的笔记里记载,2023年3月24日,她购买了游鲨下属教培机构的“1v1游戏文案策划培训课程”,共计20课时,花费18980元。

何夕颜上完了20节课中的18节。8月到9月秋招期间,她获得了腾讯、网易等几家大型游戏厂商正式岗位的面试资格,但均止步于一面。

10月1日,游鲨在小红书上对何夕颜的笔记作出公开回应。游鲨用“抹黑造谣”定义何夕颜笔记的性质,并放出了双方的部分聊天记录。在聊天记录中,何夕颜的言论在大众看来太过“小白”,这导致她的笔记下出现了大量具有攻击性的言论,多是嘲讽她缺乏游戏经验但妄想入行做策划。次日,何夕颜设置笔记权限为“仅限好友评论”。

此事因“原神消消乐”的话题在业内传播广泛

笔记发布后,我联系到何夕颜,她希望我能“揭露游鲨卖课的种种内幕”。经过一轮舆论反转,何夕颜又多次公开强调她“接受了记者采访”,一些从业者得知此事后找到我,对游鲨表示了支持或反对。他们态度积极得好像并不是局外人,观点中也往往带有自身的经历和情绪。我也联系了游鲨,想要了解另一方的视角,游鲨的几名工作人员向我提供了一些文件材料,希望“能够还他们清白”。

像常见的恩怨一样,同一个故事,当事人双方所陈述的具体细节看起来截然不同。但这个故事既不止于何夕颜,也不止于游鲨。

“提供资源”

9月27日晚,何夕颜通过微信私聊,向萨鲨提出合作企业的相关问题。萨鲨是游鲨的教务主管,也是何夕颜的课外指导老师。

所谓“合作企业”是指,游鲨宣称自己与许多游戏公司关系密切,游戏公司和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后,会在招聘环节中为培训机构学员提供便利,例如“免简历筛选”“面试直通卡”等等。何夕颜对我说,游鲨的“合作企业”里包括了搜狐畅游和诗悦网络,但她在应聘这两家企业时体验都较差。

何夕颜投递搜狐畅游时,萨鲨让何夕颜不用在官网提交简历,由游鲨把简历代转给畅游即可。何夕颜把简历交给了游鲨,但一直没有下文。她也向诗悦网络投递了简历,但没有收到笔试链接。几天之后,她在网上看到许多人已经进入二面、三面流程。她向游鲨询问状况,游鲨在和诗悦核对情况后,发现诗悦漏发给一批同学笔试链接,而何夕颜就在此列。何夕颜与游鲨的矛盾第一次直观地暴露出来。

何夕颜认为游鲨应该向她提供一些行业资源。她把“卖课”分为3个层级。“第1层是只卖课,机构派老师讲课和批改作业,不提供其他服务,那些一节300元的雅思、托福课属于这层;”她向我分析,“第2层是像游鲨这种,不仅卖课还卖行业资源,例如免笔试或者面试,一套全包是从1万元到5万元不等;第3层是直接‘卖Offer’,学员花100万、200万,保一份工作。”

签订合同前,萨鲨曾向何夕颜确认,游鲨并不能保证学员拿到Offer。但何夕颜此时认为,游鲨虽不能保证Offer,但要保证行业资源。“这应该是一种市场共识,游鲨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不知道。”

在双方提供的合同截图中,有关乙方游鲨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的义务仅有一条:乙方应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服务质量,为甲方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提供指导,尽力帮助甲方获取理想Offer。

合同内关于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何夕颜觉得,游鲨方对她做出了一些暗示,让她认为合作企业会对培训机构学院有更高的认可度,也有更大几率拿到Offer。

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有行业经验的人都能判断,游鲨做到“提供资源”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首先,策划作为游戏研发的一环,对应聘者素质和能力都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能力不够的人,在项目组里不仅无法进行合格产出,还会带来影响项目推进的风险。

二是游鲨与合作企业并没有强绑定关系,只是进行简单的合作。“免笔试”恐怕是游鲨所能做到的极限。基于对应聘者有明确要求,游戏公司也很难与游鲨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9月28日早晨,何夕颜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她再度询问萨鲨:“游鲨和这些企业合作,为我们报班学员提供了哪些便利?报班上课和网上免费课程区别也不大,你们教我做的文案作品集,招聘方也并不感兴趣。”

萨鲨此时没有正面回应。何夕颜打算连续追问,但发现被对方拉黑了微信。这一行为激怒了何夕颜,她认为游鲨并不打算继续履行合同,于是选择报警。何夕颜将报警信息发布在平常联系老师上课的“微信授课群”,19分钟后,她被移出群聊。

对于何夕颜报警后发生的事情,双方向我描述的内容完全不一致。

何夕颜告诉我:“我报警后,深圳公安去合同上的游鲨公司地址进行调查,却发现是‘空架子’。游鲨消失了,他们在网上没有任何动作,也没有再联系我。”

深圳市公安局的反馈

游鲨运营负责人马克则表示:“何同学报警后,公安局希望我们进行沟通,我们表示接受沟通,但是何同学拒绝沟通。我们想把剩下2节课的费用退给何同学,但是何同学的要求是合同费用全退,陷入僵局后,公安局那边视作结案。”

双方陷入僵持时,何夕颜给了我一条新的线索:有匿名人士告诉她,一直和她对接的萨鲨真名叫李启航,曾是腾讯员工,并提供了李启航在腾讯的一些情况。何夕颜还提供了亦尘的自述信息——亦尘是何夕颜的授课老师,曾在上课时透露过自己是巨人网络在职主策划。有人在小红书上指出亦尘真名杨桦,但这一信息很快被隐藏。

半年来,何夕颜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主动找亦尘约课,截至9月28日,她已经上了18节课。课外,教务主管萨鲨对何夕颜进行日常指导,几乎是有问必答。现在,这两人被何夕颜指控在公司外违规兼职。因为有匿名人士提供线索,何夕颜把更多的矛头指向萨鲨。

何夕颜确定萨鲨就是“李启航”的理由是,两人关于腾讯的就业经历高度相似,并且在萨鲨入职腾讯前,游鲨一名叫李启航的高管于2021年12月3日将监事转移给了一个叫王振伍的人,疑似是为了逃避腾讯背调。

我把这些信息转给马克,看到李启航和杨桦的名字后,马克的语气变得不太确定。“是……我是说……杨桦是老师的化名,不是真名。然后另一位李启航是我们的行政人员。腾讯有个叫李启航的同名者,所以她(何夕颜)就认为是腾讯的李启航来游鲨兼职做培训。更多的内容,因为涉及到老师的个人隐私,我们确实不方便讲太多。”

事件发酵后,游鲨曝光了一些与何夕颜的交流记录,记录中并没有提到大厂员工的相关事宜,而是将重点放在与何夕颜的日常互动上。旁观者依旧不知道,萨鲨和李启航是否重名,亦尘又是否违反了大厂规定。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在看到何夕颜向游鲨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开始对何夕颜的入行动机产生了质疑。她的一些隐私信息在此事件相关笔记的评论区出现,例如本名,还有“曼彻斯特大学一年水硕”“原神玩过1000小时”,何夕颜猜想,是萨鲨泄露了她的简历。网暴声淹没了何夕颜,关注游鲨的人则少了起来。

一些网友开始对游鲨和何夕颜进行攻击。何夕颜发现,她的简历信息遭到了泄露

求职者与投机者

何夕颜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但在大众眼里,她的形象更多的是一名不喜欢玩游戏、贪图游戏行业工资高的投机者。

这种形象源于何夕颜的一些言论:她问萨鲨《原神》和《开心消消乐》是不是同一类游戏,并疑惑“网游卸载后等级会不会保存”;萨鲨向何夕颜透露自己在腾讯的百万年薪后,她表示“这钱说得我都心动了”。

萨鲨自述的从业经历

何夕颜解释说,她是个老单机游戏玩家,曾喜欢玩“仙剑”“古剑”“轩辕剑”之类的游戏,对现在的网游和手游缺乏一定了解。在回答“为什么想来游戏行业”这一问题时,她告诉我:“出于热爱。”

关于入行动机,何夕颜又详细描述了一番:“我在英国学习创意写作,这是纯文科专业,纯文科专业在国内并不好找工作,现在互联网很流行,我就想把专业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偶然间,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游鲨(的宣传),游鲨提到了一个叫“游戏文案策划”的岗位。我觉得自己是个喜欢玩游戏的人,文字创作方面又是科班出身,所以就想往游戏文案策划发展。”

何夕颜的解释并无突兀之处,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她的确缺乏对于当今热门商业化游戏的游玩和认知。在不少人眼里,一个没怎么玩过游戏的人,又怎么能够去设计游戏,又为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去设计游戏呢?往前追溯,何夕颜与游鲨接触了半年,为什么如今看来仍旧是个游戏小白?还有一些人指责游鲨,和缺乏游戏经验的人签合同,是在赚黑心钱。

马克对此做出解释:“她(何夕颜)的学历是英国创意写作硕士,喜欢游戏和文学,也有自己的作品,但是本身游戏经历不太丰富,文案策划的专业知识也不太够。她的条件对于校招文案策划来说,基本素质合格,距离秋招还有半年,游戏经历也来得及补。”萨鲨当初也同何夕颜说了类似的话,何夕颜表示认同。

在说到“来得及补”时,马克加重了语气,显得胸有成竹。在马克作出这一判断的半年后,何夕颜进入了腾讯北极光与网易雷火的一面。考虑到何夕颜报课前的条件,这算是个不错的成绩。前北极光员工狼妹也向我介绍了其部门的应聘难度:笔试不是海笔,想通过笔试,不仅需要学历、专业等综合素质达标,还需要有一定的文案设计能力。“我的一些特别优秀的朋友,因为学历等原因没能进面试,但是何夕颜进了,我真的会因为这件事破防。”

那么,何夕颜取得这份成绩,靠的是游鲨吗?

何夕颜告诉我,因为她觉得游鲨会在求职时给她“提供资源”,便没有对其课程质量表达过意见。但现在回想,她对游鲨的课程意见极大。

游鲨为何夕颜安排的20节策划课,10节讲知识点,9节教做Demo,剩下1节教面试技巧。何夕颜将面试技巧相关的教学内容分享在小红书上,在一次录屏中,老师教何夕颜如何在手机里提前准备内容,面试时方便照着念,但何夕颜本人对这种行为并不认同。

何夕颜将面试技巧课的录屏分享在小红书上后,很快就被举报删除

我向萨鲨质疑课程的专业性,萨鲨为我举了游戏战斗交互中“飘字”的例子。“战斗过程只有打击人吗?我相信不会有特别多的玩家会注意到‘飘字’这个设计,比如说,《原神》的飘字和‘暗黑’的飘字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自代表什么?学生可能不会注意得这么细,但实际工作就是要求你了解这些,并知道该怎么设计。我认为,策划培训是有必要的。”萨鲨表示,非策划工作人员很难了解或注意到这些内容。

兔兔帮我分析了这个例子。兔兔曾在英国留学,是游戏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现在在一家中型厂商担任战斗策划。“游鲨课程对小白可能有用,但离入行门槛还差一大截。大多数玩家确实不会注意到飘字,但如果求职者能够找个战斗策划的实习,那半页项目文档就能把这个东西讲明白。”

马克和萨鲨认为,何夕颜面试失利完全是她自己的问题。老师的要求她常常不听。例如萨鲨叫何夕颜多玩一些游戏,但她选择去B站看剧情讲解视频。她解释说“玩游戏效率不高”;又如一些校招测试题时限一周,她只花1到2天时间完成并提交,没有精修的过程。

何夕颜则为授课内容而苦恼,她认为,有些很简单的问题,老师要么没有讲清楚,要么就含糊其辞。“我问老师《原神》的须弥主线是什么叙事模式,他说是线性叙事。他告诉我,市面上流行的网游基本都是线性叙事,我只要了解线性叙事就可以了,其他的叙事都不用考虑。但他已经很久没接触过《原神》了,也没法给我详细的解答。我去看B站视频,视频里讲得比他好多了,分析得头头是道。”

“在面试流程中,面试官往往问我一些时下热门游戏的问题,但游鲨的老师教我的东西都是模板化的框架,教学的游戏也都比较老,甚至用《征途》给我举叙事设计的例子。”

“征途”是巨人网络旗下的IP

在入行前有过买课经历的腾讯IP岗员工咸鱼,在此次事件中坚定地站在了游鲨的对立面。“机构可以帮一个背景过得去的人从0.5到1,而不能帮一无所有的人从0到1。对于策划来说,真正有含金量的东西,多数都放在‘高压线’上。所以一般培训机构的课程,其实都只是浅尝辄止,起到一些入门启蒙扫盲的作用。”——“高压线”指的是一些严重违反公司或项目保密条例的行为,例如把项目文档内容或自己的工资条给外人看。如果员工触碰到“高压线”,并被人发现,将会面临开除的惩罚。

何夕颜之所以能通过大厂的笔试,可能是因为她有海外经历和写作背景,也可能是运气好,和项目组适配度高。但这并不能判定游鲨的功劳有多少,但何夕颜几次一面的失利,说明厂商对何夕颜有清楚的认知:至少在面试中,她学到的内容作用十分有限。

在小红书上,游鲨和何夕颜陷入互相指责的境地。看热闹的业内人士越来越多,他们不太在乎事情的真相。

很多时候,双方的说辞都相当主观,并且拿不出关键性证据。这件事很难去分清对错。作为从业者,在对此事诸多充满戏剧性的细节付诸一笑时,或许应该多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2023年,中国游戏已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但行业外会有人愿意相信,一个不玩游戏的人,仅靠自身素质,就能进入游戏行业做策划;策划培训机构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毫无作用,但它依然能存在多年,甚至越做越大。

策划培训机构悖论

如今的国内游戏行业,一个人需要经历些什么,才能成为策划?

成为策划有校招和社招两种途径。策划作为游戏研发的非技术岗,对工作经验十分看重,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校招入行。一个0经验的人想通过社招转行做策划,除非内推,否则简历关都难过。

而中国开设游戏设计相关专业的院校极少,大多数应聘策划校招的应届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野路子出家。小西是国内某高校游戏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她用四个字向我形容了国内的游戏教育:屁用没有。

小西现在每周有一节关于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课程,但内容空泛,难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小西称之为“水课”,在课上,她一般做其他事来提升自己。小西不是个例,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大学生在进入游戏专业后,发现许多深入的知识需要自学,课程体系毫无作用。由此可见,对于游戏行业而言,国内的产学结合十分不到位,在相关专业求学,似乎也只能单纯为自己消除信息壁垒,或者为简历含金量背书。

野路子出家的学生们想要入行,往往需要丰富的游戏经历、自学游戏开发或者参加游戏公司的实习。这也导致许多非从业者对游戏策划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印象——通过策划进入游戏行业,看似没什么门槛。但是,没有门槛就是最大的门槛。

现在的年轻人要面对的困难太多,学习上的困难首当其冲,策划则是最难学习的岗位之一。游戏行业迭代节奏快,细分市场规模有限,跟不上时代的老人被抛下,处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却没有入场券,这样的行业现状注定,游戏行业的教学是断层和缺位的。

校招需要应届生证明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届生怎么证明自己?高学历、比较对口的专业(例如何夕颜的创意写作)是基础,实习经历则是最好的证明。现在的策划实习生,尤其是在大厂实习的,普遍要干近似于正职的活,在这种环境下,实习生能快速学习与成长。

现在游戏行业入场资金减少,厂商纷纷降本增效;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玩游戏,并对游戏行业抱有滤镜,求职时的志愿优先级不断提高;游戏开发分工的细化导致行业对专业性要求提升,像何夕颜一样的求职者也能来试一试……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它们都造成了现在校招策划的竞争程度越来越大。前几年可能策划的学历要求只有“本科以上”,但现在大厂清一色都是“985策划”。

“985策划”还反应了对较差质量游戏的一种讽刺

甚至有些大厂的策划校招对应聘者的实习经历有隐性要求,如果没有实习过,就无法通过简历筛选。

这有点像《魔兽世界》里的那个段子——“想打卡拉赞,得先卡拉赞的装备毕业”,看似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却成了当下的最优解。厂商的招聘要求一直在提高,甚至还把薪资往下降了不少,但前来应聘的人才络绎不绝。在2023年,学习成绩好并且游戏经历丰富的应届生遍地都是,这使得游戏公司在招聘环节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应聘者进行挑选与排序。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们像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旅客。一等舱的旅客有更好的生存环境,正如校招二八定律中,20%的人才拿到了80%的Offer;二等舱与三等舱的旅客更容易落入海中,他们在海中胡乱地四处乱抓,想倚靠点什么不让自己落入海底。他们可能抓到了漂浮的木板,苟活到救援,也可能抓到一条游鲨。而环境越恶劣,落入海中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人抓到“游鲨”。

大多数业内人士之所以先质疑何夕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是“圈外人”。在身份认同的驱使下,他们会将游鲨视作“自己人”,但并不一定认同游鲨的培训行为。从一些受访者的口吻中,我们也能看出大多数业内人对策划培训机构的鄙夷态度。问题在于,“游鲨”为什么会一直存在?

何夕颜是个特殊的例子,她没有和业内人士打交道的渠道,也缺乏收集信息的能力。像她一样缺乏游戏经验的人会来买课。也有一些人,在有入行念头的初期,因为率先接触到培训机构,陷入某种奇怪的信息茧房。

前几年行情良好的时候,培训机构可以用很多入行学生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行情一旦变差,像何夕颜一样的人就会不断涌现。何夕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有一些上过游鲨课的学生找到我,他们坚定地相信游鲨。糖颂向我表达了对游鲨的感激。她2022年大学毕业,在家长的要求下准备考研,但因考研错过了22届的春招与秋招。她接受了游鲨的培训,且对亦尘的教学水平颇为称赞,入行后,现在正给一家大厂做文案外包工作。她总是在害怕着什么,几乎每说一句话,都会加上一句“请不要曝光我的姓名(职务)”。

游鲨也向我发送了一些学员正面反馈的截图,试图证明他们培训机构的含金量。在发送截图的同时,他们解释:“你也知道,媒体其实有很强的引导性。比如说我们100个人里有5个差评,95个好评,但是如果媒体截取了3个差评,3个好评。别人就会感觉我们这边是毁誉参半,那对我们来说很不公平。”

十一假期结束后,这件事的热度慢慢褪去。一些人看到了游鲨将何夕颜送入大厂面试后,开始咨询游鲨培训的相关事宜。

在发布了十几条控诉游鲨的笔记后,一家游戏行业的猎头公司找到了何夕颜,希望她能来试试猎头的实习岗位。但她希望找一份正式的工作,便拒绝了对方。

何夕颜告诉我,这段时间她认识了许多其他“受害者”,他们都自称被培训机构骗取培训费用,但不愿站出来发声。何夕颜对这群人表示理解:“他们都是学生,学生不太心疼父母的钱,父母也不在乎,但我是出来工作后再去读研的人,我在乎自己挣来的血汗钱。”

我询问何夕颜是否要走司法途径,她拒绝了这一建议:“我不想走司法。游鲨是皮包公司,我找不到游鲨的人。司法公示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我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告他。”何夕颜的父亲曾陷入劳动纠纷,妹妹被电诈骗取过3万元,和游鲨的纠纷在公安局也没有得到立案。何夕颜似乎习惯了这种结果。“小钱,公安局是不会管的。”

何夕颜还在找工作,只是不再局限于游戏行业了。

后记

访谈过程中,科班出身的战斗策划兔兔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今年春初,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设计周报会议上,《MUD》(世界上最早的联机游戏,于1978年诞生)的联合创始人Richard Bartle在回答一名中国留学生的提问时,对中国的游戏策划就业现状发表评价:“如果你找不到游戏策划的工作,可以去试试当老师,教别人怎么入行。那些能力不行的人都干这个。”

兔兔旁听了这次线上会议,他将Bartle的话牢牢记住。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向许多人告诫过报名游戏策划付费课程的利与弊。一年前,兔兔曾在另一家体量比游鲨大、名为“求知鱼游戏学院”的策划培训机构的公开交流群中表示:“不是所有拉群的,都跟某个组织一样,是为了卖课”。15分钟后,兔兔被踢出群聊,期间唯一收到的回复是“你在暗示什么”。

求知鱼因公开免费的策划课,在校招生中有一定人气

兔兔入行后,也一直在关注国内策划培训机构的现状。哪怕别人叫他不要多管闲事,他依旧坚持在网络上发表一些针对培训机构的批评言论。

兔兔否认自己是“在和培训机构作斗争”,他对培训机构的评价十分单纯:“我就是看不起这些人,他们因为在职场中竞争不过别人,所以转去用廉价的信息差薅学生羊毛。”

我们无法评价他的态度,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初衷是希望游戏行业变得更好,新人策划能少一点走上他所认为的“歧途”。

(除何夕颜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题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0

编辑 熊冬东

二次元爱好者,也关注中小团队和制作人故事(V:xdd6480)

查看更多熊冬东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