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意想不到的《毁灭战士》跨界联动

真正的全平台游戏。

实习编辑王泽玮2024年02月27日 20时00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现在游戏联动整出来的活可太多了,但能让人这么眼前一黑的可少见:为了庆祝《毁灭战士》诞生30周年,贝塞斯达和富世华决定让这款经典的FPS游戏在一种意想不到的设备上游玩——全自动割草机器人。从2024年4月4日到9月9日,你可以在富世华的“Nera”系列割草机器人上,体验到初代《毁灭战士》的原始魅力。

不过说来,在各种设备上运行《毁灭战士》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个传统始于《毁灭战士》的开放源代码版本——Doom Engine,它允许程序员和爱好者们在各种平台上重新编译和运行游戏。从计算器到验孕棒,从拖拉机到Notepad,极客们的创造力似乎没有边界。他们不仅仅是在玩游戏,而是在探索技术的极限,这些看似荒谬的尝试,实际上是对硬件潜力的极限挖掘。乐高机器人上的LED屏幕,虽然只有几个像素,却也能展现出《毁灭战士》的风采。而土豆,这个厨房里常见的食材,竟然也能通过Arduino开发板变身游戏平台。

什么是真正的土豆服务器

还有更出人意料的:油管频道LazyGameReviews曾经发过一段演示使用柯达DC260相机运行《毁灭战士》的视频,要知道这台设备可是1998年的古董了。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们的创意更是达到新高度。他们利用生物发光大肠杆菌创造了一个生物显示器,尽管这个显示器的帧率低得几乎无法直视,每秒仅有0.00003帧(也就是说,它每天仅能显示约3帧画面),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证明了科技与自然能以如此独特的方式结合。这些极客式的尝试,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在向世界宣告:在技术的领域里,没有不可能。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约翰·卡马克(John Carmack)的贡献。此人的职业生涯简直就是一部传奇,不停地挑战着游戏技术的极限。在大学时期,卡马克就已经展现出编程天赋,但真正的传奇是在他决定辍学,和朋友一起创立id Software之后开始的。这个决定让他从一个普通的计算机科学学生变成了游戏界的传奇人物。他不仅担任程序员,还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开发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游戏引擎,比如《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他的编程技术让游戏中的3D图形生动逼真,网络代码更是让玩家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并肩作战。卡马克的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了游戏产业的发展,也让他在游戏图形技术领域成了标杆人物。

约翰·卡马克,很有极客气质

在游戏产业之外,卡马克的兴趣也延伸到了其他领域。他对航空和太空探索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成立了自己的航天公司——Armadillo Aerospace。2013年,他在E3展会上被Oculus VR的原型机所吸引,随后加入了Oculus,担任首席技术官。后来,Oculus被Facebook收购,他也随之转入Meta。在Meta,他继续推动VR技术的发展,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Oculus Go和Quest头显。

现在,卡马克已经辞去了Meta虚拟现实部门的领导职务,但他对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无论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在其他未知的领域,他的名字都将继续代表着创新和突破。这位技术魔法师接下来还会带来什么惊喜,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能够肯定的是,无论他下一步要做什么,都将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和对游戏世界的全新探索——说不定有一天,我们能用洗衣机体验虚拟现实呢?

0

实习编辑 王泽玮

软体不稳定。

查看更多王泽玮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