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曾经喜欢过那样的东西啊。
前段时间我在家里整理书架,翻出了一些我自己也不记得曾有过的东西:一些手办小人,未拆封的亚克力小摆件和钥匙扣,一大堆同人本,无料小卡片……从里面夹着的小纸片的日期来看,这些东西大多是四五年前在“前坑”交换得到,或者是拜托别人带给我的。
之所以很确信是别人带给我的,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有正式参加过什么同人展,就连之前信誓旦旦“一定要去玩”的CP30也出于种种原因退了摊。大多数时候,我会委托要去玩的朋友帮忙带一些无料或者想买的制品,而朋友往往并不特别熟悉我的需求,看着差不多就都给我带回来了。所以我的收藏品确实有些五花八门,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
不管当时喜不喜欢,等到我这个爱好者“爬了墙”(喜欢上了其他的作品),对“前坑”的热爱渐渐熄灭,这些小玩意感觉就没有太大的必要留下来了。毕竟同人制品的本质是爱——有爱的时候看什么都好,什么都值得珍藏,但热情过去了,它们就又还原成了一大堆普通的小纸片和塑料片,还很占地方。
比较妥当的处理渠道是二手平台。我把一部分官谷和同人谷挂上过二手平台,但我本人毕竟是冷坑体质,手里的谷子乏人问津。而且因为同人制品的“用爱发电”特质,其中还涉及到一点人情世故。比如无料不能卖钱,这是道德问题;而如果被作者发现有人和她交换了制品之后跑去出二手,也是一件非常尴尬、还有点不太尊重人的事。所以在挑出了一些能出手或者干脆“付邮送”的东西之后,我手头还剩下不少东西,继续霸占着书柜里一处落满灰尘的角落。
正是因为预料到这种情况,我从几年前开始就已经只收喜欢的同人本和有实用性的谷子了:哪怕“退坑”,同人本中的文字和画面作为创作产物还是有可看之处;谷子的话,我只会买帆布包、钥匙扣这类东西,而且买了一定马上就用起来。亚克力、拍立得和吧唧等纯装饰品已经被我彻底清除出购物意向。
这对很多“收藏党”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曾经有人看到我随手拆了一个钥匙扣挂在包上,露出了非常惊恐的表情,像是在说:难道你完全不在意磨损和划痕吗?而我的想法是,倒也不是不在意,只是我更不希望把这些当下喜欢的东西在抽屉里暗无天日地放个几年,最后被挂上二手平台。直接挂在包上用起来,等到磨损的时候,我也差不多该换一个热爱对象了。
总之,当我试图处理这些官方或者同人制品的时候,就仿佛是处理着自己过期的爱,偶尔会让人感慨:原来我曾经喜欢过那样的东西啊,还真是无忧无虑。为什么当初只要看着它们,就会觉得高兴呢?
最近我越来越觉得有个说法很有道理:类似搞同人、买谷、交换制品这种用爱发电的行为,本质上是用那些对象来寄托自己情感。有时候,人就是需要从“喜欢着某样东西”这件事里获得快乐,哪怕只能从中获得一种想象中的回馈。毕竟,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的生活实在是有些无聊和空虚。我似乎很久没有做务实之外的事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找到那种特别喜欢的感觉呢?